主頁
本堂簡介
聚會一覽
講道重溫
活動影集
會友專區
聯絡我們
惡劣天氣
主頁
本堂簡介
聚會一覽
講道重溫
活動影集
會友專區
聯絡我們
惡劣天氣
講道重溫
2025年8月17日 我來是要把火丟在地上(路12:49-56)
盧淑娟牧師
若有人問:你心目中的耶穌是怎樣的?你腦海中會浮現的圖畫,是良善的老師與門徒同行,耐心教導他們嗎?是憐憫人的主與罪人一同吃飯,伸手接納卑微的人甚至被社會排擠的人嗎?是大能的醫治者施行神蹟,醫治病者,釋放被污靈轄制的人嗎?還是,抱著羊兒或是親近小孩子的好牧人?
聖經中確實這樣描寫耶穌:謙卑溫柔、慈愛、憐憫人的。這些形象深印我們心裡。不過,若再問:這些印象就是耶穌的全貌嗎?聖經中的耶穌僅僅是這樣?當然不是。片面的印象怎能完全代表一個立體的人呢,更何況我們要了解的對象是耶穌基督?我們若有系統地讀經,細味耶穌的講論和行事,而不是選擇性地閱讀合自己心意的金句,或者斷章取義地解釋經文,就會知道耶穌並不僅僅是這樣。
透過聖經,聽其言、觀其行,才能較全面和真實地認識主耶穌。我們斷不能把自己期望的模樣硬套在祂身上。耶穌的話就是上帝的道,像鋒利的劍一樣,能刺入、剖開我們的內心,把我們的思想和意念辨明。當我們願意謙卑聆聽耶穌的話,讓祂的道在我們心中作工,才是開始真正認識耶穌,生命才會因著祂而改變。
今天的講道經文(路12:49-56)挑戰我們對耶穌有更全面的認識,也挑戰我們要回應祂,更新生命。坦言說,假如本堂不是按照三代經課來講道,或許崇拜講壇難以出現這段經文,因為耶穌這番講論實在刺激神經,完全不討喜。
有人說,這是耶穌的講論中最難理解的一段。真的很難理解嗎?不,不是難解,而是難聽!你們看,耶穌竟然說:祂來,是要在地上放火,要它焚燒起來;又說:祂來,不是使地上太平,而是使人紛爭!—耶穌怎會說出這些難聽的話呢?耶穌不是舊約中所宣告的「和平之君」嗎?在馬太福音登山寶訓,祂不是教導人說「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嗎?放火、燒著、家人相爭——耶穌說這些,豈不自相矛盾?
很多基督徒期望,信主以後,上帝就傾福於我家,一家和樂平安,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信耶穌,真是這樣嗎?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做我們的「聖誕老人」,帶來愛與和平,要滿足每個人的願望嗎?若我們這樣想,是不了解耶穌基督與祂的道。
聽聽耶穌怎樣說:祂來到世上的使命,是「要把火丟在地上」,這火要點燃起來,煉淨這個被撒旦管轄的幽暗世界。經文中的「火」,代表審判。在舊約聖經,「火」也用來形容先知那煉淨生命的信息。耶穌說,祂來到世上,也要做審判和煉淨的工作,向人指明得著生命、免於沉淪的方向,讓人有機會得著醫治和更新。
耶穌又說,在終末審判來臨之前,祂還有當受洗的要完成(第50節)。這裡的洗禮隱喻劫難和死亡,就好像人被扔到深水裡,被水淹沒。正如耶穌上耶路撒冷,釘身十字架,為眾罪人而死。在路3:16-17,在耶穌開始職事之初,施洗約翰向眾人介紹祂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穀物,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耶穌來,是背負着上帝審判的擔子,同時,祂也帶著拯救世人的使命。耶穌擔當了人類的罪,代替人類承受審判,捨去生命為要救贖人類。祂要在世上進行一個偉大的潔淨工程,凡信祂的人得著煉淨和拯救,不信的要受審判。
耶穌用祂的言說和生命,向沉睡的人發出逼切的呼喚,要使他們覺醒,去直視自己的生命實況,從而作出必要的回應。對於關係重大的議題,耶穌的催逼更甚。對於罪與死亡、悔改與得救的大事,耶穌催迫人作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沉醉於安樂太平的幻夢中。當一些人回應和聽從祂,更多的人卻寧願沉淪在幽暗與罪惡之中,就如約1:5所言—「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另譯)。這樣,人與人之間必然產生矛盾和紛爭,而且是從最基本的關係單元—家庭—中開始。父親與兒子、母親與女兒、家婆與媳婦之間,因為耶穌而作出不同的人生選擇,甚至分道揚鑣。人們不必為此驚奇。
回想我也曾有這樣的經歷。我在一個非基督教家庭成長,媽媽尤其對福音對教會十分反感。我家中有父母、大家姐和四個哥哥,排行最尾的我與兄姊年紀相隔十多年。大家姐在高中預科期間信了主,是家裡第一個基督徒。後來,她向我傳福音,領我決志信主,那時我才十歲。當時,我心裡既開心又害怕。開心,是因為我知道上帝愛我和拯救我—這個在充滿爭吵、怨恨和眼淚的家庭裡成長的小孩子,心靈中常有悲傷和絕望;我還是懵懵懂懂、似明非明,但福音給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見人生是有盼望的、這個家是有出路的。不過,我同時非常害怕,因我目睹,一向很疼愛家姐的媽媽激烈地反對她信主,那種疾言厲色、又打又駡、甚至威脅要趕出家門的情狀,令我又驚怕又悲傷。家姐默默地承受這一切,仍然堅持所信,同時做一個好女兒。我心想:假如媽媽知道我信主了,我就會受同樣的對待!我在懼怕中決定隱瞞信主的事,只是心裡一直存有感動:到中三時,我要向媽媽坦白說出來。
幾年之後,我唸中三了。某天,我參加了學校的佈道會,講道信息使我心裡火熱起來,那個感動再次浮現,讓我知道時候到了。我仍然害怕,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斷禱告,不知前面會發生什麼事。終於我鼓起勇氣,向媽媽承認自己信了主。媽媽當然發怒了,有打駡、有脅迫;但令我驚訝的是,事情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激烈和可怕。想不到,第二天,與我關係很好的大哥特意找我傾偈,原來他受媽媽所託來勸我:你知不知自己信什麼?值不值得為這種事搞到家嘈屋閉、令媽媽傷心?我好難過,不懂得說什麼,只是一邊哭一邊說:我沒有想令媽媽傷心,但我是認真信耶穌的,不會放棄。
誰會想家嘈屋閉,誰會想與親愛的人關係破裂?說實在,我們要珍惜人際關係尤其是家人之間的關係。若是無關重要又不涉及真理的問題,誠然要心胸開闊一些,更多容納的量度,接受各人的領受和取捨有不同,而不要固執己見而損害彼此的關係。不過,若論生命攸關的大事,關乎是否跟從耶穌、持守祂的道的問題,我們便不可為了避免紛爭,而不作基督徒應有的回應。主教導我們要愛人、要彼此相愛;同時,聖經也教導我們:「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12:9) 所以,黑白不分、只說好話,並不是出於真誠的愛,反而是虛情假意,僅是在門面上維持和諧關係。若有人陷於罪中,往黑暗裡走,我們仍然默不作聲,任他沉淪,那還算是愛嗎?愛一個人,就要竭力把他引向基督。對於在維持和諧與遵行真理之間應該如何選擇,耶穌的講論已說得很明白,提供了充分的答案。
我的信主,以及家姐後來回應上帝的呼召獻身作宣教士,確實使我們與媽媽之間產生矛盾。她認為我們背棄她,被耶穌搶走了。在漫長的年日中,我們要忍耐和承受她的情緒反應,也竭力用行動去證明她沒有失去所愛的女兒們。那時,我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讓我經歷這些痛苦,也害怕媽媽對福音更抗拒。今天回看,那是一個煉淨生命的歷程,讓我靠主去面對艱難和不可知的境況,而始終認定耶穌是我的主、我的上帝;即使未能看見,仍然相信祂在掌管、在施恩、在作工。多年後,媽媽病重。在離世前不久,她在聖靈的感動下有了新的領悟:在耶穌裡,她有真正的平安。她竟主動向我說:我要信耶穌!
耶穌舉家庭紛爭作例子,是因為家庭關係是人與人最切身的關係。祂這樣說,是要凸顯天國原則甚至比最切身的關係更為重要。在上帝的國度裡,和平是核心價值,因為耶穌的天國使命,是使人與上帝的關係復和,使人與人復和,使人與世界復和。但是,耶穌來,要挪去原本由世界價值觀所營造的虛假的太平;祂藉着自己的受死和復活,瓦解世人慣於受其支配的舊秩序,並建立新的天國秩序。
在54-56節,耶穌又要求我們留意這時代的特質—這是人可以看到上帝藉着耶穌工作的時代,也是人可以在上帝審判世界之前作出回應的時代。當時耶穌的聽眾生活在巴勒坦,熟悉季節氣候的變化,憑着觀察風向和雲彩,就可以預測天氣。假如雲彩從西邊—即從地中海—飄來,便會帶來雨水,便說「要下大雨了」;假如風從南方吹來,便會帶來乾旱曠野的酷熱乾燥的氣流,便說「要燥熱了」。這些聽眾能夠辨識天氣的變化,去作回應—保護農作物;卻不懂辨識更重要的事—上帝將臨的審判,也不懂得作回應。
人們雖然眼見耶穌施行神蹟顯出神能,並宣告拯救的信息,卻視若無睹,聽卻聽不見。他們不知道主的日子到了,也沒有要在審判未臨的時候,把握時機悔改歸向上帝。56節「假冒為善的人哪,你們知道分辨天地的氣象,怎麼不知道分辨這是甚麼時代呢?」耶穌說這些人「假冒為善」,因為他們是在自欺欺人,就好像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弟兄姊妹,你要做個叫不醒的裝睡的人,還是,能被耶穌叫醒的人?
耶穌呼喚人要悔改。悔改,就是方向的改變;就好像原本向前行的人,當聽到背後有人叫喊他,就轉過頭來,改為向著呼喊他的聲音方向去行。耶穌在呼喊你,當你聽到祂的說話後,你的取向、心態和選擇是否有所改變,不再與從前一樣?以往你可能沒有興趣知道上帝的心意,或者是知道了但不想跟從,便裝作聽不到,裝作不知道;但是,現在你熱切尋求上帝的心意,當知道了,就祈求上帝給你順服的心去跟從。這是悔改。
現代人對耶穌的描繪是偏差的。我們的文化期望耶穌是個大愛包容、與世無爭、不行審判的人。我們期望耶穌好似聖誕老人,按時按候送愛心、派禮物,令人歡樂暢快,而不會對人有任何要求。我們又期望耶穌是心靈導師,給人滿滿的鼓勵和安慰,又不強迫人作任何艱難的決定。不過,假如耶穌真的是這樣,祂怎麼會走上各各地、被釘在十字架上呢?祂又怎麼會激起烈火,要求人悔改,並選擇背起十字架來跟從祂呢?祂又怎麼會留下天國使命,要求信祂的人承接,配合上帝拯救和更新世界的計劃,延續祂在世上的工作?
假如今天我們因着基督和祂的福音,而受排斥和針對,或承受壓力,實在不用驚訝。回望歷史,我們的前人豈不遭受迫壓和敵對嗎?最終,我們要承認,這個世界不能給我們真正的安樂太平,惟有基督再來帶來新天新地,我們才有真正的和平和榮耀的喜槳。終末盼望才是我們真正的盼望,使我們面對今天的困窘和患難,而不致喪膽。讓我們仰望基督圓滿實現上帝的國度,使不再糾結於今天的苦楚,而能忠心行走在跟從基督的路上。
主頁
本堂簡介
聚會一覽
講道重溫
活動影集
會友專區
聯絡我們
惡劣天氣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