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5年3月30日 回轉的兩個步驟(路15:1-3,11下-32)
黃天任宣教師

今年2025年有世界博覽會。世界博覽會每五年一次,比奧運還罕有。很多人記得2010上海世博。世博近幾屆曾在日本、杜拜舉行,而上一次世博在基督教國家舉行的,要數廿五年前2000年德國。世博有很多場館,展示最先進先吸引人的東西。德國博覽會有個基督教場館,進去像一個戲院,有多種語言耳機。這些東西現在算不得甚麼,但廿五年前是很特別的。當時播的戲,就是浪子故事,但變成現代版,浪子是駕電單車的。
 
耶穌眾多比喻,你最喜歡哪一個?葡萄園地大家投票,浪子故事以大比數勝出。我知道仍有人未聽過,當時葡萄園地職員立刻無預備都可以講出來。讓我們今日讀聖經了解這故事。
 
傳福音、佈道會,我很喜歡用這故事:雖然幼子很差,但爸爸始終希望他回來。雖然人很差,但天父始終希望我們回轉。這故事意義還可以更豐富。這故事聽得太多,就像龜兔賽跑,我們會說「知道了,我不會像驕傲白兔。」浪子故事,我們亦會說:「即使以前是浪子,我們都回轉了,我們亦不會做妒忌的哥哥。」 這故事就像龜兔賽跑,讓其他人聽吧,我已明白了。
 
今日的第一個反省,就是這麼熟悉的故事,今時今日要對我們說甚麼。

1. 幼子
 
大家手上的聖經有個標題:「浪子的比喻」。我喜歡向小朋友講故事,他們問很有趣的問題,為甚麼不叫「不肖子」、「逆子」而叫「浪子」?原來中國傳統有個大同小異故事,叫「浪子回頭金不換」。
 
中國傳統故事有甚麼不同?故事的浪子沒有哥哥。另外,浪子回頭後,重振家業,替一家賺大錢。起初他花光了錢,之後一雙手把錢賺回來,還要考取功名,才是像樣的大團圓結局。
 
若真是這樣,太多人情願做不肖子,不想浪子回頭。原來回家要補償,那麼繼續餵豬好了。聖經浪子故事寶貴,正正是爸爸不計較。浪子亦無想過要那麼偉大,只是回家去認錯。之後,一切都是恩典。
 
如果是中國傳統的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無資格做回頭浪子。我們回頭,補償不到甚麼。我只知道人生在世跟永恆上帝分隔了,最後要滅亡。我不想滅亡,便求告上帝,而不是我能夠補償。
 
我們信了耶穌都是浪子:信耶穌只是要好處,今生上帝幫我考試、找工作、醫病,將來上帝帶我上天堂。上帝賜恩典,有錢有健康,我然後希望自己想怎麼樣便怎麼樣,這就像浪子拿著父親的錢財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遠走高飛。到經濟困難、身體不妥、家裡有問題,就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這還不是浪子?
 
聖經記載很多壞人,我心裡常說,我不是這麼壞。直至懂得讀聖經,明白我就是這麼壞。讀到浪子,我領略自己是浪子。讀到亞當夏娃,心裡說,他們真蠢啊,這麼簡單的吩咐都做不到。現在我更明白了,若我遇到引誘,我也會吃禁果。
 
甚至我們比浪子更壞。我問人今後浪子會再出走嗎?「當然不會!」聖經沒有答案,希望真是這樣。我卻知道,我回家後亦會再出走,然後又悔改又再出走,不斷傷上帝的心,但上帝仍接納我。
 
2. 長子
 
爸爸跟幼子團圓,但未可以大團圓結局,一家人未可以齊齊整整。今日經文有1-3節,就是讓我們知道故事的背景:法利賽人和文士看著耶穌與稅吏罪人一同吃飯,很不舒服,耶穌便講故事。換言之,故事最主要不是給罪人聽,而是給正正經經的人聽。
 
浪子有個哥哥一直正正經經。弟弟出走,他繼續乖乖幫爸爸。到弟弟散盡了錢回來,爸爸竟然宰牛開派對慶祝!
 
弟弟使爸爸傷心。當時他變賣一切,就是把牲畜牛羊賣給人,鄰舍們都看到。這麼一個不肖子,使爸爸顏面無存。哥哥一定咬牙切齒。但如今哥哥也使爸爸顏面無存。當年社會,爸爸宴客,兒子不參加是很不孝的。
 
為了幼子,爸爸跑出去抱著他。如今長子不願赴宴,爸爸亦走出去,和藹地對他說話。
 
哥哥生氣,因為不公平:弟弟這麼壞,我這麼好,但爸爸對他還要好。很多人在朋友之間可很大方,但家人之間便很計較。父親生日吃飯,四個兒女怎樣分賬已很不服氣。兒女較多的要付多一點,還是平均分賬?大家很計較,因為有新仇難恨。這個浪子哥哥,也有新仇舊恨。
 
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很著緊猶太律法,因為以色列亡國了,他們很希望著重以色列傳統,希望可以復國。稅吏卻是幫羅馬帝國統治者欺壓同胞收稅的,有新仇舊恨。上帝對很多人好也不打緊,但有些人傷害我、傷害其他人,上帝對他們好,我真難受。
 
有人說,某些人上了天堂我也憎恨他。浪子比喻,哥哥的功課就要學習了。現在已無氣力痛恨某人,但仍會不服氣,覺得不公平,想著又血壓上升。浪子是沉迷吃喝玩樂,哥哥跌倒在比較、不服氣、妒忌。這不是殺人放火,是你踐踏我、我踐踏你、你恨我、我恨你,傷害很多人,傷害天父的心。
 
求主幫我們不沉迷吃喝玩樂,亦不要比較、妒忌、仇恨。上帝愛我,也愛那個「他」。法利賽人根深蒂固認為要好人好報、惡有惡報。原來,有比這個更大的,就是上帝愛每一個人,即使他很壞,也希望他浪子回頭,也希望我們不要不舒服。
 
若是這些不公平想著很痛苦,請把這辛苦告訴上帝。還有,可為他祈禱,是善意祈禱,不是詩篇咒詛詩的祈禱。耶穌也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這樣祈禱,他會蒙恩,你也會蒙恩,因為你更貼近主耶穌了。
 
3. 父親
 
看完兩個兒子,還有父親。我們很易看出父親代表天父上帝,也自自然然覺得他太偉大,我們無甚麼可以學效的了。今日的經文中間有3-10節講了兩個故事:普通一個牧羊人不見了羊,千辛萬苦要尋回;普通一個女人,不見了銀幣,當時點燈的油很貴,也要點燈找回。兩個故事都說,想失而復得不是偉大的事,普通人都會。爸爸想失而復得,也不是偉大。
耶穌希望法利賽人不看是否公平,不看某某之前犯甚麼罪,而看爸爸希望失而復得的心,這個蓋過其他東西。
 
當年的人聽這個故事,會覺得父親很破格出位:一家之主不會奔跑,他卻跑去抱他兒子。大家不會為失敗者慶祝,只會靜靜的歡喜,他卻奏樂跳舞高調慶祝。
 
憑信前行,走入人群,最終是希望天父失而復得,人心回轉。歷世歷代,宣教士都破格出位,走入人群:當年只有男生讀書,不讓女生讀書,教會特別辦女校。宣教士又融入當地文化,放下舒適生活。今時今日亦有傳道人去公園接觸社會邊緣的人。有這顆心的,毋須是傳道人宣教士,有弟兄姊妹一年復一年關心離開了上帝的人,沒有放棄。(下期培育課程是宣教士人物故事,歡迎大家報名)
 
故事結局沒有交待哥哥繼續發脾氣不去慶祝,還是聽話回轉。耶穌留白了,讓法利賽人、文士回答。故事結局取決於最後哥哥仍然橫梗自我中心,計較公平不公平,還是放下自己心意,改用爸爸心意去看弟弟是失而復得,可喜可賀。
 
回轉第一步,當明白這是死路,不可繼續行,要回家。回轉第二步,就是不再用自己心意,改用天父爸爸心意看事情,特別是不合意的事。改用天父心意,便不再是不合意,而看到天父原來這麼愛我,也愛其他人,又學到天父的心腸,天父的愛,天父的饒恕。
 
我們得到天父上帝這份愛,我們有信心上帝愛我,可向祂認錯、求恩。上帝先愛我們,我們求上帝使我們可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今日我們讀經詩篇32:1-2。普通人回轉的心態是以後不再走差。基督徒卻如詩篇所說,看到回轉是一份福氣。我們在上帝面前是灰塵,哪有資格認做兒女!上帝竟認我們是兒女,我們本不認祂,祂仍尋找我們。因此,以後不是自己立志走正路,是問上帝我應該走哪條路。
 
人不看自己,專注父親,眼光都開闊了。父親不但饒恕人、愛人,他怎樣經營這個家也有啟迪。弟弟捱餓,他立時想起父親對僕人都很好。爸爸怎樣對其他人,影響他的決定。我們信耶穌是基督徒,也回家了。我們的心也在這個家嗎?天父爸爸希望這個家怎麼樣?這個家是人想來到的地方,這個家是充滿愛的地方,這個家是接納人的地方。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