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5年2月9日 從今以後,你要…(路5:1-11)
黃天任宣教師

有人聽道後回家,神色凝重對家人說:「從今以後我會不同了。」家人問他:「剛才講道說甚麼?」他說不是因為講道,而是講道後的奇遇。這事二千年前發生過,很多人很熟悉這事。
 
1. 1-4節: 從今以後,日常生活要留意上帝提醒
 
這裡很多人聽講道,但生命有大改變的只有幾個人。我們從聽道裡可以生命有改變,但更多機會在其他時間被主改變。我們聽道準備好主對我們說話,也要準備好其他時間主對我們說話。彼得在他的工作場景,漁船上經歷主。我們在工作場景、在家,亦有機會經歷主。
 
上帝的說話未必是神蹟。今日讀經有以賽亞和保羅憶述他遇見主,都是大神蹟。我們卻多是日常生活與主相遇,秘訣是每時每刻歡迎主同在,也就是每時每刻想起聖經。我發怒時,記得箴言說:「回答柔和,使怒氣消退」;有次去旅行坐長途的士,想起馬太福音傳福音大使命,向司機傳福音。除了讀聖經,上帝又藉祈禱提醒我們。我曾為一位同事祈禱,之後遇見他,上帝提醒我多去關心他。
 
這些提醒,若我們不禱告不讀經,又或不留意日常生活上帝的提醒便會錯過。還是新年,讓我們立志:從今以後,日常生活要留意上帝提醒。
 
2. 4-5節: 從今以後,預備好接受上帝考驗
 
耶穌叫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彼得很熟悉怎樣打魚,但這次是耶穌在船上指揮。有位初信朋友,常常離港遊玩,這次卻是信主後第一次,他特別留意上帝的帶領。有上帝同在,不一定更順利,而是少了怨氣,多了感恩。
 
上帝同在會提醒我們、幫助我們,很多人很歡迎。上帝亦會吩咐我們,指揮我們,我們也願意嗎?這個口講無憑,行動最誠實。若是願意,我們要主動邀請祂。很多基督徒覺得教會與工作互不相干,後來上帝介入,他遇到困難,需要為工作祈禱了。及後他反省,一直工作很順利,忘了工作亦是上帝掌管,忘了工作要榮耀上帝,今後要在工作中榮耀上帝。就是簡單購物,亦可有上帝同在和掌管。有位朋友用心鑽研手機,又可以幫助人、祝福人。簡單一個行動,想想上帝心意,可以成為祝福。
 
上帝的帶領有時很輕鬆,有時並不輕鬆。耶穌叫彼得到深海打魚便不輕鬆了。彼得整晚無收獲,那時他們不會預備個飯盒,沒有魚獲,他沒有吃早餐。他整晚打魚,也就是沒有睡覺了。打魚是夜裡照著燈讓魚游過來的,現在大白晝根本不行。彼得又餓又累又覺得無用,心裡不想做,心裡抗拒。
 
我們知道上帝吩咐,也會有抗拒。初信時星期日要返教會曾有抗拒,但知道這是上帝吩咐。曾為一個人祈禱,上帝提醒我要饒恕他,我也抗拒,卻知道是上帝吩咐。我做還是不做?上帝吩咐,若我想做才去做,覺得有用有益才去做,那麼上帝並非我們的主,我們自己才是主。我洗禮時,想著洗禮有甚麼意義,有甚麼益處?不洗禮又可以嗎?我只知道上帝希望我洗禮,這個答案便足夠了。不完全明白仍遵上帝而行,有福了。彼得不完全明白也遵行,他也有福了。
 
彼得又餓又累,當年船還要撐,心裡很多掙扎:「耶穌你雖然很了不起,但這樣的吩咐,沒有用的。」每一代基督徒都有這些掙扎,覺得上帝弄錯了,我仍要為自己去設想。當時未必是飢餓疲累,亦可以是不服氣發怒,或是挫敗失望。
 
彼得今次聽主話有驚喜,我們卻不一定是這樣。上帝教導我們有不同方法。屬靈功課有時要等候,等候一件事解決之中經歷上帝,亦可以等候一個人之中經歷上帝。過程中我們亦會心裡不舒服。世人要看到結果,屬靈人卻知道最後是信心、愛心、盼望。從看結果變為看信愛望,已有很多掙扎、考驗。願我們從今以後,預備好接受上帝考驗。
 
3. 6-8節: 從今以後,讓上帝改變我們想法
 
彼得捉到很多魚,既然有主耶穌,這是我們意料之內。彼得不是說:「多謝耶穌,今晚我請客!」卻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這卻是我們意料之外。每個猶太人都認自己是罪人,就是違反上帝誡命。倘若我們也覺得罪人就只是違反上帝誡命,我們也需要被上帝提醒。
 
這次不是觸犯甚麼誡命,而是彼得一直看自己是對的,耶穌是錯的。彼得看錯了自己、看錯了耶穌,看錯了上帝,有罪了。我們用自己眼光覺得甚麼是好或不好,覺得自己一定對,比上帝還要大,這就是罪了。
 
若是捉魚,毋須去水深之處。要施行神蹟,在附近淺水之處都可以。人生在世,上帝有很多安排,我們的確不明白。為何要這樣繞個大圈,就是因為我們需要時間,把內心掙扎,讓上帝慢慢處理。
 
有人很著緊子女選學校,本來為子女安排最好的,無可厚非。但事情不順利了,便有上帝的功課。一切順利反而學不到功課。不順利的時候,便反省到一切只是從自己設想的好或不好,是否有偏差了。
 
彼得最熟練是打魚,你我也有些事情很多經驗了。這方面上帝要介入我們生命。醫生應診,普通傷風感冒,很輕鬆的開藥,但醫生心裡知道,所有的藥也不是百分百可醫治,最終是倚靠上帝,所以他一面寫藥方,一面祈禱。我以前是修電腦的,算是電腦的庸醫,也學了要這樣。明白一切都不一定,一切要靠上帝,是你我的功課。這樣,我們不是憑經驗前行,是憑信前行,可以走得更遠。
 
上帝不只要幫助我們,更要改變我們。別要碰上麻煩才找上帝,要事事倚靠上帝。漸漸,我們看好或不好會有改變,會從上帝眼光去看,更預備好讓上帝帶領我們的人生。從今以後,我要讓上帝改變我的想法。
 
4. 9-11節: 從今以後,讓別人也祝福我們走正路
 
耶穌只與彼得對話,但雅各、約翰今後也成為耶穌的門徒。小組、團契、教會生活最寶貴是有時上帝對某人說話,但他身邊的人也聽到,一同蒙福。我們與主的關係不是私事,要讓其他人也知道,也蒙福。新年我們祝願人新年蒙福,最實際是我們與主有好關係,祝福別人了。
 
講道開始時,我提到那位對家人說「從今以後我會不同了」的人,大家想這是彼得,其實他亦可以是雅各、約翰。上帝不只是跟我說話,藉我祈禱、讀經對我說話。上帝亦可以藉身旁的人對我說話,我們也要去留意、聆聽。
 
耶穌復活後對多馬說:「那沒有看見復主的人也相信,有福了。」我們沒有以賽亞、保羅的神蹟經歷,若我們亦願意相信、跟從,我們也有福了。
 
彼得、雅各、約翰沒有立刻變成屬靈偉人。或許過了一年,他們的親友看他們也覺得不外如是。然而他們的確不同了,就是別人不信耶穌時,他們仍然相信。之後他們改變、他們的遭遇、他們的苦楚,統統是上帝安排,上帝有祂的時間。
 
5. 總結: 從今以後,走耶穌帶領我們走的路
 
上帝要我們變成怎樣也各有不同。有位做漁夫的朋友信主,他繼續做漁夫,也可以。一切是上帝安排。或許我們不是改變職業,卻一定與上帝關係進步,更深認識自己是罪人。
 
即使不是打魚,主耶穌也與我們同一條船。他不但幫助我們,也有吩咐、有要求、有挑戰,你準備好嗎?「不要怕!」,時時信靠耶穌,時時聽從耶穌的人,有豐盛生命。從今以後我們要走耶穌帶領我們走的路。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