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早晨!願恩惠平安從天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與聖會大眾!誠心所願!
請大家與我一起讀今日經文《希伯來書》第4章第12至16節:「12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13被造的,沒有一樣在衪面前不是顯露的;萬物在衪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衪交賬。14既然我們有一位偉大、進入高天的大祭司,就是耶穌—上帝的兒子,我們應當持定所宣認的道。15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衪也在各方面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衪沒有犯罪。16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憫,蒙恩惠,作及時的幫助。」我想大家可能與我有同一想法,在這5節經文中,我們最熟悉仄印象深刻的,是第12節。一般我們用這節經文,來講述上帝話語的威力。但我們卻很少會問:這段經文是在什麼情況下講?對什麼人講?講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我們雖不知道《希伯來書》的收信人是誰,但從書中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群體正面對苦難。他們甚至有人,被搶去一切所有的。在面對逼迫的情況下,他們有人失見證,不是作者所預期成熟的表現。何以見得呢?因他們之間,有內部不和,有人不順服領袖的帶領。同時,他們對上帝無信心,對將來無指望,因而停止聚會。更甚者,在面對世俗引誘時,有人面對性的試探,而跌倒;亦有人貪愛錢財。因此,作者透過寫《希伯來書》,詳細向他們講述基督的身份,鼓勵其用信心去持守信仰,面對苦難和誘惑。在第1章開首,其論到耶穌是上帝完整的啟示。之後,在第1章的下半,至第2章,講述基督超過天使。在第3至第4章,再講基督超過摩西。其中,由3章7節至4章11節,作者引用出埃及事件,來指出當日兩代以色列人,因其對『上帝的道』,藉摩西和約書亞的宣講,有兩種不同的回應,帶給其截然不同的後果,這正是能否進入應許之地的關鍵。作者藉此事警戒及鼓勵收信人,在面對當前的苦難和誘惑時,若作出不合適的回應,將帶來嚴重後果。
就在此背景下,作者指出『上帝的道』的重要性和厲害之處。在經文中,作者用3個不同的詞語,從3方面來形容『上帝的道』。分別是 [活潑的]、[有功效的] 及 [鋒利的]。首先是 [活潑的]。這裏的 [活潑],不是指小朋友的活潑可愛。有其他譯本,翻譯其作 [活的],即是有生命的;有人說,若你每日向一些盆栽讀《聖經》,在一段長時間後,這些植物會生長得比一般的有氣息。這是否真確,我不知道。但若你每日有讀經,但有一日突然停止;隔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感到自己像是枯乾似的,你想盡快看《聖經》。第二方面,是 [有功效的]。這裏指出『上帝的道』是帶有能力,對人有功用和產生效果的。最後,是 [鋒利的]。怎樣 [鋒利] 呢?是「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兩刃的劍]是指羅馬帝國時代,士兵隨身3種武器當中的兩種,分別是短劍和匕首。原來羅馬士兵所用的短劍和匕首,是第一世紀當中,最新式和最厲害的武器。其厲害之處在於「兩刃」,即係劍的兩邊都開鋒,且十分鋒利,這在當時代是少有的。同時,其鑄劍所用的質料,比其他國家所用的,更堅硬和耐用,故亦更重。當兩陣交鋒時,這近距離攻擊武器,如經文所說,是用來刺入和剖開敵人的身體,甚至是最堅硬的人體骨節部份,都能夠剌入,且可以剖開,直見骨髓。作者以這種[兩刃的劍]比喻『上帝的道』,能夠深入人的靈魂中,剖開人內心深處,顯明不為其他人所知的心思意念。因此,第13節說,無人可在上帝面前隱藏;故所有被創造的,在上帝面前都是顯露的,是赤露敞開的。
在描述『上帝的道』是如何厲害之後,作者在此節的最後一句話:「我們必須向衪交賬」。「交賬」的原文是logos,即與『上帝的道』中的『道』,是同一個字。Logos既有『道』的意思,亦可以解作 [計算] 和 [記錄]。即上帝會將我們在世曾經所做過的事、所說過的話及所有的思想,全都記錄下來,以衪的『道』―――『上帝的道』,作為其審判的標準。此標準決定摩西一代的以色列人,不能進入迦南;而約書亞的一代,就可以。今日,這標準不是只有關入迦南,而是決定我們進入永生。面對此標準,這對世人劃一的標準,故然顯出上帝的公義。但撫心自問,我們又有幾多少人,可以達到此標準呢?若達不到,可怎麼辦呢?
在此情形下,作者提到主耶穌。請大家與我一起讀第14至16節:「14既然我們有一位偉大、進入高天的大祭司,就是耶穌—上帝的兒子,我們應當持定所宣認的道。15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衪也在各方面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衪沒有犯罪。16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憫,蒙恩惠,作及時的幫助。」在這段經文中,包括兩個部份,每個部份都基於耶穌的一個特性,而期望信徒有所回應。第一個部份,是基於主的身份。而第二個部份,是基於耶穌的經歷。
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部份,在第14節的上半,介紹主的一個身份,就是『大祭司』。我們知道,在出埃及之後,上帝選召亞倫及其後裔作『祭司』;而『大祭司』,就是當中的領袖。『大祭司』和『祭司』的工作,是代表人向上帝獻祭,為人贖罪。所以,『祭司』是人的代表。但同時,他在面前卻代表上帝赦罪。情形就像剛才[認罪宣赦]的時候,主禮所做的一樣。所不同的,是《舊約》每次都要獻上祭牲來贖罪,而如今我們只需奉主的名禱告。因基督在十架上,犧牲自己作為祭牲,其流出的寶血,已一次過為我們贖罪。故經文論到耶穌身份為『大祭司』時,會形容其 [偉大]。第二個基督作『大祭司』特別之處,是 [進入高天]。一般『祭司』都只是人,但耶穌,佢除了是完全的人,更是完全的神,是上帝的兒子。因此,其不只是 [偉大],為我們的罪死了而完結;且不但從死裏復活,更 [進入高天],坐在父上帝的右邊,因此,基督的 [偉大],顯示其對人的愛;而其 [進入高天],就代表擁所有的能力。因此,耶穌基督是非一般的『大祭司』。
雖然在12至13節中,指出『上帝的道』,能剖開人的心思意念,以公義來記錄及指控人的罪,故人是無法向上帝「交賬」。但有耶穌這位 [偉大],而滿有能力的『大祭司』。我們作為信主的人的回應,就是「持定所宣認的道」。在原文中,是沒有『道』這個字,只有「持定所宣認的」。但翻譯的,告訴我們這「持定所宣認的」,就是『道』,就是12節所講的『上帝的道』。雖然要持定『上帝的道』,但以人的能力是做不到。故既然我們有這位已 [進入高天]、滿有能力,並對人的愛 [偉大] 到,死在十字架上的,上帝的兒子耶穌。我們作為信主的人,在面對世界誘惑及人生苦難時,怕什麼「持定所宣認的」?怕什麼行『上帝的道』呢?
在第二個部份,即15至16節。這裏作者進一步完說,為何我們不用怕「持定所宣認的道」。因愛我們的耶穌,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為何可以呢?這包括兩方面,分別是『受過試探』及『沒有犯罪』。『受過試探』是指,耶穌在世時,其作為人是「與我們一樣」,與我們沒有分別。其在人生的「各方面」,包括我們曾經歷的,未曾經歷的,祂都曾『受過試探』。若我們還記得,最出名及最能夠代表的,是主在曠野無飲食四十日後,魔鬼的試探,包括:「將石頭變作食物」,所代表的 [肉體的情慾];在高山上,以地上榮華富貴作引誘,所代表的 [眼目的情慾];並其鼓動耶穌從聖殿頂跳下來,說上帝會派使者托住,所代表的 [今生的驕傲]。所以,可見耶穌在「各方面受過試探」。因此,衪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因其已經歷過。但『受過試探』都及『沒有犯罪』重要,因每一個人都『受過試探』,卻是有犯罪。在剛才耶穌於曠野受試探的例子中,其對魔鬼的回應,可以見到『沒有犯罪』的意思,是指基督有能力勝過罪惡。
因基督的身份和經歷,讓人知道其不但有能力,更有愛,去體恤人的軟弱。故作者就鼓勵我們,可「坦然無懼」,即在主面前可赤誠敞開,不用驚慌。正如13節所說,我們在上帝面前,是沒法隱藏的。那又有何可懼呢?當我們懷著「坦然無懼」的心情,去面對主時,祂將給我們兩個回應,就是 [得憐憫] 及 [蒙恩惠]。[得憐憫] 是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包括傾聽、說話的安慰及祈禱等。而 [蒙恩惠],是指實質及具體的幫助,可指幫助人做一些事,或給序物質,甚至金錢的援助。而最後一句告訴我們,不論這些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還是實質和具體的幫助,主基督都會『及時』提供,即無早無遲,時間剛剛好。
我相信當我們信主有一定日子,若我們留心,總可以數算不少上帝的恩典。我記得初信主時,因長期被毒打,形成好憤世嫉俗,對父親的憎恨。但『上帝的道』教我要寬恕、要孝順父母。我感到非常難,內心非常糾結。但藉當時傳道人的幫助,我得到『及時』的 [憐憫]。慢慢減少,甚至沒有對父親的憎恨,個人亦不再憤世嫉俗。可以寬恕及後更孝順父母。在中學時代,本人英文差,當時教會有位姊姊,曾義務教我英文,使我得到實質的 [恩惠]。且在每次牧會遇到困難,或要轉工場時,上帝總會給恩典我。我想今日你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試探,請回想耶穌基督,這位滿有能力和慈愛的『大祭司』,其怎樣引領您相信衪,其怎樣幫您成長,且在不同階段,其怎樣與您一起渡過不同的難關。昔日,上帝愛您、幫助您、施恩給您;今日,這位恆久不變、[偉大] 嘅的上帝,仍然與袮同在,陪您行每一段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