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4年9月8日 信心原動力(雅2:1-17)
黃天任宣教師

最近又有新網絡遊戲,但人生不是電玩,精彩又複雜。若有遊戲要講求愛,人工智能也應付不到。上帝造我們正正不是人工智能。今日我們讀被稱為新約智慧書的雅各書,在複雜人生學智慧。我初中初信時查考雅各書,對年輕人,雅各書很多吩咐很實用。
 
這書是寫給信耶穌的猶太人,他們以往看重獻祭、聖潔,信耶穌後明白耶穌為我們贖罪,很多獻祭都不用了。甚麼是聖潔、污俗亦不同了。不守獻祭律法後應怎樣?雅各書仍提到「聖潔」「污穢」「不玷污」。清潔污穢有個原則:清潔不能傳開,污穢卻能傳開。猶太人以前要避開很多東西,信主後不同了,但不是甚麼都不要緊,仍然有屬靈清潔、屬靈污穢,屬靈污穢仍能影響人。有些事猶太律法沒有提,現在反而更要留意。
 
1. 待人之道 (1-7節)
 
很多人帶人信主往往只想著他「今後上天堂」,但我帶人信主時,對象願意成為基督徒,他往往卻是想,我「今後應該做甚麼」。栽培會強調我們基督徒不是靠做甚麼而是靠信甚麼,但也不是做甚麼都無關係。基督徒就是基督的門徒:基督怎樣做,我們自然想效法,這才是信耶穌。
 
雅各說,我們是信榮耀主耶穌基督。有些東西要更好,包括這段經文提到不可重富輕貧。若單看十誡的律法,很多人不知道有問題。對人說:「坐在我凳旁」無問題,對人客氣「請上座」也無問題,只是合起來,有比較便有傷害。
 
這傷害並不是窮人覺得難受,那時社會就是這樣。大家習慣了,就如聞名招呼差的茶餐廳,大家仍會排隊光顧,習慣了。傷害是裡面顯出重富輕貧的心。我們很多事情自己亦察覺不到有問題,但合起來卻有問題。
 
第4節「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評斷人嗎?」惡意就是我們用自己的尺去量度,取代上帝的標準。人吃分辨善惡樹果子後,就用自己的標準,這就是惡意。
 
有時對待人不同是理所當然的,更需要照顧的人當然要多關懷。但以貌待人的不同便不是信榮耀基督的人所應做。我怎知道不妥?雅各又怎知道?雅各提到主基督,他知道九成猶太人都以貌待人,主耶穌卻不會。
 
我中二查雅各書只知道不應以貌待人,漸漸更明白,社會公認無問題的待人處事,倘若主耶穌不會這樣,耶穌門徒也不應這樣。我們讀經便要留意耶穌所講所做,與主流社會有甚麼不同。
 
耶穌門徒還要知道主喜歡甚麼、厭惡甚麼、看重甚麼、看輕甚麼。世人輕看窮人,二千年前更是這樣,但主不是這樣。剛才馬可福音讀經,外邦人和殘疾人都是被輕看的,主卻看重他們。經文裡似乎主耶穌對外邦女子很不客氣,其實是考驗她信心。四福音只記述這女子能面對考驗懂得回應而得稱讚,主不是輕看她。
 
基督徒並不是仇富,上帝同樣愛有錢人,但不是恃財欺負窮人的。經文提到「拉到公堂」。只有富人能借錢給窮人,但窮人不能還債便會被拉到公堂。這是依法辦事卻沒有憐憫。亦有富人認為甚麼都不用靠,「毀謗上帝聖名」嘲笑靠主的人。上帝會分辨有品或無品的有錢人,只是人通常只看人有錢或無錢。
 
2. 守律法真義 (8-13節)
 
雅各書提到守律法引來很多爭議。新約聖經都是說人不是靠守律法得救,要靠信耶穌。保羅說叫人守律法的是假師傅(加2:16),他罵那些認為信耶穌不足以得救,仍要守律法行割禮的人,不是說不用守「不可殺人」「不可姦淫」。雅各怎樣看律法,保羅怎樣看律法,就與主耶穌怎樣看一樣。耶穌亦吩咐不可殺人、不可姦淫,甚至思想亦要清潔。
 
太19:16-18有人問耶穌怎樣可以有永生,耶穌不但提十誡,也提愛鄰如己。這些要求,包括愛鄰如己、別重富輕貧都不是耶穌首先提出的。利19:15-18已提到。雅各書說「愛鄰如己」是至尊律法。
 
我們看舊約律法可分兩大類。一類是關於潔淨污穢、獻祭贖罪,誰有資格獻祭等,都是預演(rehearsal)主贖罪拯救。以色列人要被分出來,學習潔淨、贖罪儀式,是預演主耶穌分別出來,為人犧牲贖罪。現在主耶穌贖罪拯救已實現,毋須預演。
 
另一類與愛上帝愛人有關,我們不但要遵守,還要全守,不可選擇性守。世界往往選擇性執法,人又選擇性守法,但基督徒不可以。我們又的確守不到:人不以靠守律法得救。
 
雅各要我們用新的眼光看律法:「使人自由的律法」。人覺得守律法是沒有自由。交通燈是束縛,但沒有了不會更好,有了反使大家更自由。舊約上帝都希望人有自由:「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以往以色列人在埃及拜其他神,有很多顧忌,如今只有一位神,沒有別的神,更自由了。
 
犯律法會有審判,但還有信耶穌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的救恩,上帝有憐憫。法庭的審判就是罰款坐牢,那上帝審判還可以是主耶穌替人贖罪。我們「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要照這律法說話行事。」我們「愛神愛人」量度其他人:他沒有愛神愛人,他不對,那麼他應受懲罰嗎?不是,他應受上帝憐憫。這就是「按這律法說話、行事」,不只是罰,憐憫勝過審判。
 
3. 信心與行為 (14-17節)
 
這例子是愛心考驗,但雅各強調是信心考驗。信心影響行為:若有人叫「失火了」,信的便逃命,倘若高呼「我信」卻沒有行動,便顯出是真信或假信。若說要做好人守律法得救,是對主的拯救無信心。若只是認為信耶穌上天堂,然後做人無分別,就是不願聽從上帝,這不是信耶穌。
 
信耶穌是愛鄰如己。有位無衣無食的人來,耶穌說「你願人怎樣待你,你便怎樣待人」。你說「平安去吧,願你有衣有食」,將心比己,若人這樣說,你定很反感。
 
信心與行動怎樣配合?最早是從自己著緊的事經歷。我們考試,知道上帝幫助,仍要努力溫習;我們做事,知道上帝供應,仍要努力工作賺錢。過程中所需要的體力、智慧、平安,就是我們祈求,一步一步經歷上帝幫助,信心便成長。倘若以為倚靠上帝是甚麼都不做,上帝的管教便很快來到,定會經歷不好的結果。
 
有時候卻經歷不到不好的結果。我們要愛鄰如己,第五誡「當孝敬父母」:我們對很多人不好,很快會碰釘,別人對我們不好;但對父母不好,往往父母仍對我們好,所以要特別吩咐。這裡把一個無衣無食的人打發走,我們也不會有不好的結果。
 
不是預期有不好的結果,驅使我們做事。乃是因上帝吩咐、因基督榜樣驅使我們做事。這就是信上帝而來的信心:既然祂吩咐,這就是應該做的,即使要付上代價也要做,上帝定會幫助。
 
考驗隨時來到,隨時就要愛鄰如己。有時不能計劃,要用五分鐘買個飯幫助人;有時要詳細計劃,籌劃日間長者護理中心。愛人需要計劃、需要智慧,很多時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教會的事,與弟兄姊妹一起做的事。
 
雅各書提到試煉、考驗,這不只是災難、困難。有錢人來到、窮人來到、無衣無食的人來到都是考驗。信可改變行為:一個很古老的故事提到,在一個大家顧著修道,很冷酷無情的修道院,有人發夢知道主耶穌要扮成普通人出現,最不可能的那一個更有可能是祂。大家知道後,原來冷酷的修道院大大改變了。
 
主耶穌說,接待人就是接待祂。愛鄰如己不容易,尤其你想到的一些人。照顧人也不容易。你跟自己說,倘若這是主耶穌,會怎麼樣?那就不同了。有朋友開巴士,常有麻煩的乘客,他開車前跟上帝說,這巴士是上帝的,乘客也是上帝賜的,心態都不同了。
 
做人不是電玩,一個一個人來到,一群一群人來到,我們要用上帝的愛去愛他們。我們更要主動計劃,主動找需要福音、需要憐憫的人。最後賞賜不是遊戲過關。信心原動力就是知道上帝的吩咐,我們遵行上帝吩咐,學習以主基督榜樣。上帝歡喜地與我們同在,人生真是美好。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