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4年8月18日 智慧的人(弗5:15-21)
馬敏軒傳道

各位弟兄姊妹!早晨!願恩惠平安從天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與聖會大眾!誠心所願!請問各位你認為自己有「智慧」嗎?若你認為自己是「智慧的人」?請舉手。大家都十分保守和謙虛。我想有「智慧」無人不想;在今日經文:《以弗所書》第5章第15至21節中,使徒保羅告訴我們,怎樣才是一個「智慧的人」。請大家與我一起讀:「15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16要把握時機,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17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要被聖靈充滿。19要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21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表面看來,《以弗所書》第5章第15至21節,好像雜亂無章,題目十分多。既說要謹慎行事,又說智慧,還有把握時機;然後,說要明白主嘅旨意。再說不要醉酒,其後又講聖靈充滿。突然,論到詩篇和靈歌,再說要讚美主,並感謝父上帝;最後加上敬畏基督及彼此順服。這即是什麼呢?保羅在此想說什麼呢?
 
但若留心讀這段經文,可能你會有印象,在整段經文中,有很多 [要] 及 [不要]。但其實,當中很多 [要],是翻譯者按中文的意思加上去,使讀來通順易明。而真正幫助我們理解此段經文,是在希臘文中的這個句式:μή …… ἀλλά,意思是:不......但。要在經文中找到它們,並不困難。只要你找到 [不要],在 [不要] 之後,最近的 [要],就是這句式。例如15節:「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按原文的句式,直譯是:「不像無知的人,但像智慧的人。」之後兩句都是這樣。所以,保羅寫第5章第15至21節,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結構;而主題,就是今日的講題:「智慧的人」。
 
在經文第15節:「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保羅論到「智慧的人」這題目,比較兩種人:「智慧的人」和『無知的人』。「智慧的人」,其他譯本翻譯為:聰明人和明智的人。而『無知的人』,亦有翻譯為:沒有智慧的人和愚昧人。所以,保羅在這裏首對比:有智慧和無智慧;或者是,對比智慧人和愚昧人的分別。若按照《聖經》來看,什麼人才「智慧的人」?按照猶太智慧傳統,敬畏和認識上帝的,就有智慧。所以,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章第24節說:「但對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智慧。」這代表當我們信主以後,我們就有上帝的兒子,你與我都是「智慧的人」。但為何保羅在這裏說:「要像智慧的人」呢?為何是 [像]?而不是 [是] 呢?還有,他亦說有些基督徒會「像無知的人」。難道即係已信主,仍然有無知、無智慧和愚昧的基督徒?保羅在這裏說的與《哥林多前書》的,是否有不同?
 
其實,使徒保羅在這兩卷書中,有關「智慧」的教導,並無不同。但為何他向以弗所教會說,:「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呢?要回答此問題,我們就該瞭解係上文說什麼?由第4章下半部份至第5章14節,保羅以舊我和新我、暗昧和光明,來對比信主與未信的人,他們之間應有的分別。但係因為以弗所人在舊我與新我,並暗昧和光明之間搖擺不定。故其在第15節的第一句,就提醒:「你們要謹慎行事。」即作為基督徒故然要小心謹慎,平日自己的行為表現。但在《思高聖經》有更好的翻譯:「應細心觀察自己怎樣生活。」即保羅勸這些弟兄姊妹,檢視自己的生命,瞭解自己正怎樣生活。這與未信主前有沒有分別?是否仍在暗昧裏,讓舊我佔據自己,活得像一個無知、無智慧的愚昧人?還是已在光明中,成為新我,活出一個聰明和明智的「智慧的人」呢?其實,要知道現在 [自己怎樣生活],我們可以作兩方面的檢視:首先,只要你願意每日花時間,在睡前前寫下除工作外,當日是如何運用時間,這可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給自己一些提醒。另一方面,我們亦可詢問自己的家人、同事和朋友,多一些瞭解自己的個性和屬靈生命狀況,從而作出改善。
 
但作為「智慧的人」,除細緻地留意自己怎樣生活外,他們還會怎樣呢?經文第16至17節:「 要把握時機,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在第二個「不......但」的句式中,以糊塗人來對比 [明白主的旨意]。《新漢語聖經》告訴我們,這裏的『糊塗人』即是愚昧人。若果引用第一句來作比較。既然『無知的人』和『糊塗人』,都解作 [愚昧人]。那麼「智慧的人」就會「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亦即「明白主的旨意如何」的,就是「智慧的人」。但為何要「明白主的旨意」?答案就在第16節中的「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我們知道保羅當時正身處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有學者相信,他是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大約是主後53至55年,留在以弗所傳教。到其坐船被帶到羅馬受審的途中,大約是主後60到62年間,寫了這《以弗所書》。而當時羅馬帝國除了普遍盛行[君王崇拜]外。在以弗所地區亦流行巫術。《使徒行傳》第19章告訴我們,當時保羅在當地宣教十分成功,很多人將行邪術的書拿出來,堆了大量的書來焚燒,可見當時[巫術]流行的程度。經文亦提到,這些行邪術的,甚至包括一些猶太人,可見其影響深遠。但對以弗所影響最大的,是[偶像崇拜]。以弗所不但是小亞細亞地區的省會,更是該省[偶像崇拜]的集中地,市內有超過50座大大小小,不同偶像的神廟。當地人特別重視崇拜亞底米女神。亦因為亞底米和其他[偶像崇拜],使全小亞細亞地區的人,都來此敬拜偶像。幫助此地偶像手工業、旅遊業,旅館生意,飲食業及零售業等發展,帶動全城的經濟。情形就好似今日的澳門,博彩業是當地經濟命脈一樣。同樣,因著保羅福音工作的影響,從事此行業的受惠者,藉全城騷動來捍衛其利益,可見[偶像崇拜]對以弗所影響既深且廣。但在《以弗所書》中,保羅指出[君王崇拜]、[巫術]及偶像的背後,是有魔鬼和邪靈在當中。所以,在《以弗所書》最後一章,使徒保羅指出,以弗所教會正在屬靈爭戰中,可見當時世代的邪惡。
 
面對「世代邪惡」,若要成為「智慧的人」,我們應該怎樣?我想在「明白主的旨意」後,我們要「把握時機」。「把握時機」,又可以解作 [愛惜光陰]及 [善用每一個機會]。即在有限時間中,把握每一個機會:知道主要我們做什麼,幾時做及在那裏做之後,就跟著做。再以保羅作例子,在《使徒行傳》第16章,保羅原想一早到亞細亞地區講道,但經文告訴我們,被聖靈禁止了,且要求其先去馬其頓一帶,再回到亞細亞地區。當保羅順服聖靈的帶領,其「把握時機」,在最好的時間向亞細亞地區,特別是以弗所傳福音,結果帶來十分大的果效。但同時以弗所的邪惡勢力,亦有非常大的反彈,且帶來全城騷亂,使保羅最後不得不離開。但其後,保羅就再無機會回到以弗所事奉。故可看到,當「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後,是要「把握時機」,才能完成上帝的使命。但問題是,我們怎樣可像保羅般,能「明白主的旨意」呢?
 
那麼我們就來到最後一個「不......但」的句式。請各位與我一起讀第18至21節:「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要被聖靈充滿。19要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21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不知當各位讀的時候,是否感到有些奇怪,為何保羅要將醉酒與「被聖靈充滿」來作對比?我想各位都試過飲酒,飲酒要去到飲醉,相信都要飲不少。當接近酒醉時,故然已飲到肚兒滿是酒水。還會有面紅耳熱、酒精上腦、頭暈暈及腳步浮浮等徵狀,證明全人已被酒充滿。很多事例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飲醉酒,他就不理性,影響其判斷力,佢只按個人慾念來說話和做事。所以,罪行如酒後駕駛、醉酒鬧事、行為不檢及公眾地方打交等常與醉酒有關。因為「酒能使人放蕩」,被酒充滿的人,容易放大其罪性去犯罪,得罪上帝。但人若「被聖靈充滿」,是被上帝的靈充滿,其不但不會犯罪,更會認罪悔改;尋求「明白主的旨意」,且願意按上帝旨意而行。因此,兩者有極大對比。
 
另一方面,在當時[偶像崇拜]和異教儀式中,信眾為了與偶像更親密,往往會透過飲酒,飲到醉酒來進入狂喜狀態,去敬拜希臘眾神,藉此讓偶像上身,來幫助其他人與偶像溝通。但被上身者在期間,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卻毫不知情。相反,「被聖靈充滿」的人,雖有上帝的靈在其身上,但他卻完全清醒,且不用透過其他輔導物,例如酒,來直接與上帝溝通。因此,在宗教方面,醉酒與「被聖靈充滿」,同樣有極大對比。
 
但怎樣可「被聖靈充滿」呢?若我們留心看第19至21節,可見這3節經文均強調,信徒與上帝的關係;或是其對上帝的態度:分別的19節的 [讚美主],20節的 [感謝父上帝],還有21節的 [敬畏基督]。其表達形式,於外在是用口說、讚美和感謝;而於內裏是,用心去和應口所講,或 [敬畏基督]。在這3節經文中,每一節均告訴我們,「被聖靈充滿」者的表現;同時,也讓我們知道,這些表現和行動也可幫助我們「被聖靈充滿」。
 
第19節:「要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這節的主題是[敬拜],而[敬拜]所用詩歌的來源有3類:首先是 [詩篇],即《聖經》中的150首《詩篇》。然後是 [讚美詩],這不是《詩篇》中的 [讚美詩]。有學者相信,這是原屬於對希臘眾神的 [讚美詩]。例如:古代詩人荷馬的[讚美詩]。現將[敬拜]奴對象改為三一上帝。最後是 [靈歌],在原文中包含兩個字,分別是屬靈同 [歌曲]。而這些 [歌曲],相信是由民間和農村中的鄉謠,改編而成。這3類[敬拜]來源,若是屬靈的,皆可「彼此」(即兩個人或以上) 透過口,除歌唱外,也可用說話形式念頌。例如:在《新譯本》中,《申命記》第31章 第30節:「於是摩西把這首詩歌的話,都說給以色列的全體會眾聽,直到說完了。」那[敬拜]與「被聖靈充滿」有何關係?在《現代中文譯本》中,《使徒行傳》第13章第2節:「當他們在敬拜主、禁食的時候,聖靈對他們說:『你們要為我指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呼召他們來擔任的工作。』」可見當一群基督徒同心[敬拜]主,聖靈就與他們同在,且其亦被「被聖靈充滿」,可「明白主的旨意如何」,藉以「把握時機」來完成上帝的使命。
 
第二個可助我們「被聖靈充滿」的,是[禱告]。經文第20節:「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這裏無說明[禱告]的方式,但告訴我們[禱告]的對象是 [父上帝];而我們能夠到 [父上帝] 面前[禱告],是因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而[禱告]內容是 [凡事],即所有的事情。我們[禱告]的觀念是 [感謝],且是 [常常感謝]。即[禱告]者因「被聖靈充滿」,而對其所發生的事,不論好與壞,均看到上帝的同在與工作,而「感謝父上帝」。同樣,若我們以 [感謝] 來[禱告],我們可學到,從上帝的眼光看事物,讓我們「被聖靈充滿」。
 
最後是第21節:「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這節既是關於「被聖靈充滿」經文中的一部份。同時,亦作為從第5章22節至6章9節的引言。這部份是論到基督徒的人鄰關係,故是有關[生命實踐]。這些[生命實踐]包括:[夫妻關係]、[父母與子女] 和 [主僕關係]。這些關係是「彼此」的,即雙方均有其角色和責任。同時,雙方亦以「順服」,即放低自己的態度來與對方相處。他們能如此「順服」是因有「敬畏基督的心」。因 [敬畏基督] 的原故,信徒才可放低自己,在生活上作美好見證。這既是「被聖靈充滿」的表現,亦是讓自己透過學習順服上帝,來經歴「被聖靈充滿」。
 
總括而言,使徒保羅在此提醒,我們因基督的原故,已是「智慧的人」。若要不再作 [愚昧]、[無知] 和 [糊塗] 皈人,我們應「謹慎行事」,就是 [細心觀察自己怎樣生活],是否已從 [舊我] 變為 [新我]?是否已離開 [暗昧] 的行為?且活出 [光明] 的行動。同時,在「世代邪惡」下,我們在「明白主的旨意」的同時,亦應「把握時機」來實踐。若要「明白主的旨意」,就應透過[敬拜]、[禱告]和[生命實踐],時刻保持與上帝有「被聖靈充滿」般的緊密關係。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