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4年7月21日 基督徒(弗2:11-22)
馬敏軒傳道

各位弟兄姊妹!早晨!願恩惠平安從天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與聖會大眾!誠心所願!請問你覺得自己是「基督徒」嗎?請舉手。答案一致,非常好。但若問什麼是「基督徒」?怎樣才是「基督徒」?甚至,「基督徒」這身份代表什麼?我想我們各人有不同答案。

今日的經文《以弗所書》第2章第11至22節中,以弗所書教會同樣面對身份問題。讓我們一起將經文讀出:「11 所以,你們要記得:從前你們按肉體是外邦人,是『沒受割禮的』;這名字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受割禮的人』所取的。12 要記得那時候,你們與基督無關,與以色列選民團體隔絕,在所應許的約上是局外人,而且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13 從前你們是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著衪的血,已經得以親近了。14 因為衪自己是我們的和平,使雙方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絕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終止了冤仇,15 廢掉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使兩方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促成了和平;16 既在十字架上消滅了冤仇,就藉這十字架使雙方歸為一體,與上帝和好,17 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傳和平給那些近處的人,18 因為我們雙方藉著衪,在同一位聖靈裏得以進到父面前。19 這樣,你們不再是外人或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上帝家裏的人了,20 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而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21 靠著衪整座房子連接得緊湊,漸漸成為在主裏的聖殿。22 你們也靠衪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在經文第11節話:「所以,你們要記得:」,即因上文第2章第1至10節的內容,使徒保羅向以弗所教會的弟兄姊妹說,要記得現在向他們說的。那在上文,保羅說了什麼?在第2章的上半部份,保羅提醒這些弟兄姊妹,基督是如何將他們,從罪的光境中拯救出來。所以,保羅指出因這原故,有些事他們『要記得』。但若我們留心去看,『要記得』不但在第11節,亦在第12節的起首。還有在第11至13節中,這兩個『要記得』後,每一節的開首,均有一個表達時間的詞語:分別是第11及13節的『從前』,並第12節的『那時候』,均指過去的時間;與其相對稱的,是第13節下半節中的『如今』。即保羅向這些收信人說,他們要『要記得』『從前』他們是怎樣的,『如今』又是如何。可見保羅引導他們,來比較過去與現在的分別。那有什麼分別呢?
 
讓我們再讀一次第11至13節:「11 所以,你們要記得:從前你們按肉體是外邦人,是『沒受割禮的』;這名字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受割禮的人』所取的。12 要記得那時候,你們與基督無關,與以色列選民團體隔絕,在所應許的約上是局外人,而且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13 從前你們是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著衪的血,已經得以親近了。」若我們留心去看,就知道保羅比較『從前』和『如今』分別的,正是 [外邦人]。他們與上帝的關係,在這兩段時間中,明顯有了改變。有什麼改變呢?我哋可以參考以下圖表。保羅對這些人在『從前』,或『那時候』,總共有六個關於他們身份的描述,包括:[外邦人]、[沒受割禮的]、[與基督無關]、「與以色列選民團體隔絕」、「在所應許的約上是局外人」及 [遠離上帝的人]。
 
[外邦人] 是指非猶太人的一個統稱。而 [應許嘅約],包括:〈亞伯拉罕之約〉,這是以[割禮]為記號。所以,這裏會有關於是否有 [受割禮] 的描述;而[割禮]是指割包皮。另一個約是〈西乃之約〉,以《律法》為記號;而猶太人以守《律法》來代表其[以色列選民] 的身份。最後一個約是〈大衛之約〉;這是以彌賽亞,即《新約》中,基督應許的所在。這些 [應許之約],代表其與基督、與上帝的關係。但這一切在『從前』,或『那時候』,是與 [外邦人] 無關。這解釋了為何第12節說,他們「沒有上帝」,並「在世上沒有指望」。因,上帝的救恩與這些 [外邦人] 無關。但『如今』,這原來無關係的 [外邦人];於第13節我們知道,其已 [在基督耶穌裏],與上帝 [得以親近了]。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因「靠著衪的血」,即耶穌基督的血而來。
 
如此,我們不但看到保羅如何描述 [外邦人] 的身份;同時,亦瞭解猶太人的身份。以下圖表是根據剛才的經文內容,比較 [外邦人] 及猶太人,在『從前』的身份差別。但如經文所說,因基督的原故,使這兩個群體之間;並這兩個群體與上帝之間,有何關係上的轉變?怎樣轉變呢?請大家與我一起讀第14至18節:「14因為衪自己是我們的和平,使雙方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絕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終止了冤仇,15 廢掉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使兩方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促成了和平;16既在十字架上消滅了冤仇,就藉這十字架使雙方歸為一體,與上帝和好,17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傳和平給那些近處的人, 18 因為我們雙方藉著衪,在同一位聖靈裏得以進到父面前。」若我們留心去看,在第14至18節中,首尾兩節經文的開始,均有『因為』。這兩個『因為』既表示此部份內容,解釋為何耶穌基督,為 [外邦人]帶來身份上的改變。同時,亦帶出這些改變的目的。在這段經文中,共有4個『和平』;正是回應第13節所說,基督以衪的血,改變 [外邦人] 身份的原因,就是為了『和平』。但這『和平』是指其與何人之間?這『和平』又怎樣產生?
 
其實,在14及15節中,就告訴我們,這『和平』的產生是由 [拆毀] 開始。這反映在第14節的第3句:「拆毀了中間隔絕的牆」及第15節的第1句:「廢掉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中。這裏的「中間隔絕的牆」,是指在《律法》上,猶太人錯誤的解讀,其認為自己的族群,比其他的高人一等。形成這兩個群體之間,在關係上的阻隔;並且,[外邦人] 與上帝的溝通,亦因而有了阻礙。何以見得呢?我們知道會幕及以會幕作藍圖的聖殿,對猶太人來說,是代表上帝與人同在。但若我們將兩者比較,於第一幅〈會幕平面圖〉中,特別以紅線顯示。那時,一般人在外院獻祭,而祭司及大祭司,分別進入聖所或至聖所親近上帝。但在耶穌時期,猶太人將此格式擴大,且規模複習化。於〈第二聖殿平面圖〉中,猶太人在外院及聖所之間,加上內院;而內院又再分為以色列院及女院,且外院變成 [外邦人] 院。使 [外邦人] 與猶太人,加了及多「中間隔絕的牆」。甚至,按照第一世紀猶太古史學家約瑟夫所說,在女院與 [外邦人] 院之間,圖中紅色圈的樓梯位置,豎立了13塊,高4英呎半的石碑;其高度大約是由本人對腳,到我頸的位置。在這些石碑上的銘文,大約寫上這些內容:「[外邦人] 不可進入,若有人犯者,其要為自己的死負責。」
 
這些銘文、『規條』及「中間隔絕的牆」,按照第14節尾及16節的第一句說,使 [外邦人] 及猶太人間,產生『冤仇』。『冤仇』亦可譯為敵對。這『冤仇』或敵對,存在於羅馬帝國中;且越多猶太人,雙方敵對就越強烈。於主後大約38年,《希臘七十士譯本》產生之地,大量猶太人聚居點,是位於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他們的敵對狀況最終發展成騷亂,很多 [外邦人] 襲擊猶太人。例如:攻擊其會堂、燒毀其房屋,又對不論大小、長幼的猶太人,作無差別的襲擊,包括:拋石頭、用棍棒亂打,甚至釘十字架。這『冤仇』到一個極點,就是主後70年,羅馬帝國的提多將軍,帶領4支軍隊,摧毀耶路撒冷及第二聖殿,且屠殺超過一百萬的猶太人。那麼,如何可化解這些『冤仇』?這些敵對狀況呢?
 
於經文第14至18節中,不但指出怎樣化解 [外邦人] 與猶太人,這兩個族群間的敵對及『冤仇』。同時,指出怎樣解決世人與上帝的關係。以下圖表可作比較:經文中,分別兩次以 [使雙方]、一次以 [使兩方],並一次以 [我們雙方],來代表 [外邦人] 及猶太人;但其實,應是指外邦信徒及猶太信徒。而17節的 [遠處的人],是指 [外邦人];而 [近處的人],就是指猶太人。但上帝藉耶穌基督,用其身體 [藉十字架] 上的受苦受死,使這兩個族群的信徒可 [合而為一]、[造成一個新人] 及 [歸為一體]。藉以終止,或消滅了,這些『冤仇』和敵對,[而促成了和平]。同時,亦藉主基督,使外邦信徒及猶太信徒,成為 [合而為一] 的群體,就是我們所說的「基督徒」,可 [與上帝和好],並 [進到父面前]。我們可用以下圖表作總結,原本外邦信徒及猶太信徒,分別是不同的兩個群體;但因為基督的原故,合成為一個新群體:「基督徒」。這「基督徒」亦因基督的救贖,使其與上帝復和。
 
那麼,「基督徒」這新群體除因耶穌的原故,與上帝復和,並靠主化解信徒間的矛盾外。「基督徒」又是一個點樣的群體?請大家與我一齊讀經文第19至22節:「19這樣,你們不再是外人或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上帝家裏的人了,20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而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21 靠著衪整座房子連接得緊湊,漸漸成為在主裏的聖殿。22你們也靠衪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在這段經文中,一開始說『這樣』;即係承接上一段:第14至18節的話,產生以下內容。還有,若我們留心,可看到在19及22節的開首,均有『你們』。這『你們』若按上文所說,就是由 [外邦人] 及猶太人,所組成的新群體 ―――「基督徒」。保羅在此指出,這些「基督徒」因基督的原故,使其與上帝之間,不再是外人或客旅。什麼是客旅呢?即過客、短暫停留,與他人無關係的人。但這些昔日的外人和客旅,已與其他聖徒一樣,成為 [上帝家裏的人]。
 
這 [上帝家裏的人] 包括那些成員?按第20至22節所說,[上帝家裏的人],包括:[上帝]、[聖靈]、[主][基督耶穌]、[使徒] 及 [先知];還有22節中的『你們』,即「基督徒」。同時,保羅又以聖殿建築來作比喻,指出在這『上帝的家』中,不同成員間的關係。其是以經文中的建築詞語來表達,包括:兩次 [被建造],其餘是 [根基]、[房角石]、[聖殿] 及「整座房子連接得緊湊」。首先,使徒保羅以 [聖殿] 來比喻『上帝的家』。這 [聖殿] 不是第二聖殿,而是「主的聖殿」。什麼是「主的聖殿」?在20及21節交代了,其乆「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及「靠著衪整座房子連接得緊湊」。但什麼是 [房角石]?與 [根基] 有何分別?又怎樣可靠衪「連接得緊湊」呢?
 
我們可參考以下這幅圖。圖中所見,在一堆排例好的石中,於轉角位置,有一個十字架形狀日大石,就是這裏所說的 [房角石]。於第一世紀的猶太建築中,起初在建築物範圍,先擺放4塊最大、最堅固、最精細的石於四角,來作為 [房角石]。這 [房角石] 用以連接、支持及穩定建築物的其他部份。當這 [房角石] 固定了,其他部份則依據其來量度及建築。這正是:「靠著衪整座房子連接得緊湊」的意思。而其他部份,如:「使徒和先知嘅根基」及『你們』,即由 [外邦人] 及猶太人,所組成的「基督徒」群體,同時 [被建造]。最後, [上帝] 自己透過 [聖靈],住在這「主的聖殿」中。因此,這 [聖殿] 不是實體的 [聖殿];而是屬靈的 [聖殿],[基督] 群體的 [聖殿],即係今日我們所認知的「教會」。因「教會」是以 [基督耶穌] 為 [房角石],加上「使徒和先知的根基」;而當時的「基督徒」,並我們這以後的「基督徒」,就 [被建造] 在其上。所以,這「主的聖殿」―――「教會」,是不斷成長及發展,不會停止的。
 
讓我們來作總結,以弗所書》第2章第11至22節,可分為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即11至13節。這裏指 [外邦人] 與上帝的關係,比較其『從前』的無關係,與『如今』的「在基督耶穌裏」,並與上帝「得以親近」。同時,透過講 [外邦人] 與上帝關係的改變;比較 [外邦人] 及猶太人,他們『從前』身份的不同。到第二個部份,於14至18節。指出外邦信徒及猶太信徒,藉基督的教贖,組合成一個新群體 ―――「基督徒」。同時,亦藉基督,使這新群體「基督徒」,與上帝的關係復和。最後,在19至22節中。這「基督徒」群體與三一上帝、使徒及先知,組成「主的聖殿」,我們稱其為「教會」。其以 [基督] 作 [房角石],加上 [使徒] 和 [先知] 的 [根基] 作建築;亦藉 [基督],使「教會」連接得緊湊。所有「基督徒」都可在此 [被建造] ,「教會」得以不斷發展。
 
若如此,回應我們的講題:什麼是「基督徒」呢?首先,「基督徒」是由一群不同背景、種族及文化的人組成。第二,透過耶穌基督,使這些如此不同的人,成為一個新的群體。第三,透過 [主] 基督,使這新群體與上帝復和。第四,這新群體又稱為「教會」,是信徒屬靈的家,使每一位信徒在當中被建立和造就。最後,這「教會」是以基督為中心,並不斷擴大和發展。
 
那麼,這段經文給我們什麼提醒?首先,我們既因 [基督耶穌] 與 [上帝] 復和:我們今日有否濫用這恩典,而仍在罪中,影響與上帝的關係?第二,我們既同屬『上帝的家』,雖然我們各人有不同背景及個性;但我們是否願意放下自己,接納彼此的不同,靠主化解過去的敵意和冤仇呢?第三,若作比較,本堂的會友可算是 [近處的人] ,而新來賓可算是 [遠處的人]。我們作為 [近處嘅],有否幫助那些 [遠處的],容入「教會」呢?還是我們視而不見,仍視他們作 [外人]? 作 [客旅] 呢?最後,於過去,我們在「主的聖殿」,即「教會」中信主和被建立。今日,我們有否參與建立「教會」,服待弟兄姊妹呢?有否造就他人呢?還有,我們有否將福音,帶給身邊的人呢?願我們每一位,都以我們的生命和行動,來活出「基督徒」的身份。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