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3年12月24日 顛覆常理的大恩(路1:26-38)
盧淑娟牧師

在將臨期第四主日,基督降生故事的前奏響起。這主日經課有兩段出自路加福音第一章,使我們注意到童女馬利亞在基督降生事件中的角色:第一段在26-38節,天使向馬利亞報喜訊,預告她將懷孕生子,誕下耶穌基督;第二段是46節下-55節,馬利亞探訪她的親戚伊利沙伯,親眼看見天使所說的事是真的:這位不育的老婦人如今竟懷了身孕!她就從心底向上主唱出頌歌。
 
聖誕故事實在耳熟能詳,而我們選擇的也總是暖心的信息,以致我們忘記了萬有的主宰、至高的君王進入我們中間,是何等震撼的事。不但如是,上帝竟揀選一個平凡卑微的小人物—馬利亞去成就這事,更是顛覆我們的常理。馬利亞是一個窮家女,住在偏遠的北部加利利省的一個小鎮—拿撒勒,論出身、性別、學識、社會地位、經濟價值……統統微不足道。上帝卻通過這無不足道的小女子,使聖子基督降生世間,讓她有份於基督的救贖工作。
 
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來到窮鄉僻壤的拿撒勒,向馬利亞顯現。馬利亞已經與大衛家的約瑟訂親,但還未過門和完婚。天使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你好,主和你同在!」(28節)這句話如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你這位蒙上帝眷顧的女子,你好,上帝要使你在祂的救贖歷史中佔有特別的地位。」
 
馬利亞聽後既驚慌,又不明所以。天使便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上帝面前已經蒙恩了。」(30節) 見到上帝的使者,聽到從上帝而來的說話,誰會不懼怕呢?相似的情境,在六個月前,也曾發生在伊利沙伯的丈夫—撒迦利亞身上。路1:5-25記載,祭司撒迦利亞與妻子結婚多年仍然不育,至今老了。有一天,撒迦利亞在聖殿中供職,在聖所中燒香,代表百姓向上帝祈禱時,天使向他顯現。這位屬靈經驗豐富的祭司的反應,與馬利亞沒有分別,同樣驚慌害怕,天使也同樣叫他不要害怕。
 
天使說出這番安慰的話,不單為了平復他們的情緒,更要指向一個重要的信息:上帝將要透過主耶穌去實現祂的救贖計劃。對撒迦利亞,天使宣告他妻子將為他生一個兒子,要取名叫「約翰」;這孩子就是日後的「施洗約翰」,他要為那快將來臨的主預備道路,呼喚以色列人以悔改的心迎接祂。對馬利亞,天使宣告她將要懷孕生子,要取名叫「耶穌」;正如這名字的意思「耶和華是拯救」,耶穌就是救主,是上帝為了實現應許而差遣來的彌賽亞,祂將承繼大衛王位的君王。天使解釋說,至高者的兒子竟然藉童女馬利亞而生,是因聖靈臨到她身上。
 
撒迦利亞聽到天使的話,認為難以置信,說「我憑着什麼知道這事將要發生呢?」(新漢語譯本,1:18)。這回答表面上是要求天使給一個憑據,好讓他相信這是真的,但他的語調明顯是否定的,心裡並不相信。馬利亞聽後心裡也有很多疑問,卻沒有否定天使的話,態度明顯較謙卑和積極。
 
兩個報喜訊故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當中的差異也很明顯:
~在上一次,天使報喜訊的地點是在猶太人的宗教中心—聖殿,對象是一個大男人,且是正在聖所裡燒香禱告事奉的祭司;按常理,他對上帝有較大信心和更願意順服上帝的旨意。在這次,地點則在遠離聖殿的窮鄉僻壤,對象是沒受過宗教教育、出身寒微的小女子;按常理,她不會懂得怎樣回應上帝。
 
~ 還有,在上一次,上帝要除去撒迦利亞因不育而來的羞恥,應許他老來得子,且賜給這孩子重大的使命;這原是莫大的喜樂和榮耀,但撒迦利亞卻不明白、不相信、不接受。今次,上帝要讓馬利亞經歷未婚懷孕和生子所帶來的羞辱和衝擊,又藉着生產和撫養這孩子賜給她莫大的恩典和榮耀。她不明白,便反覆思想這來自上帝的信息;她心有疑慮,卻單純地相信上帝的計劃,順服並接受上帝的旨意要行在她身上。
 
~ 故事的結局是令人意外的,因為相信上帝的拯救計劃並降服於祂的旨意的,是馬利亞而不是撒迦利亞。馬利亞的相信與順服,與撒迦利亞的不信,成了強烈的對比。
 
上帝的使者向年老或不育夫婦報生子喜訊的故事,其實在舊約聖經中並不罕見。最經典的莫過於亞伯拉罕和妻子撒拉生以撒。現在,撒迦利亞和妻子伊利沙伯生施洗約翰,是舊約的結束,也揭開了新約的序幕。到了童女馬利亞登場,天使預告她將要藉聖靈感孕而生耶穌,就開啟了新約的時代。
 
今天,我們看天使向馬利亞報喜訊的故事,感覺暖心又歡樂,因為馬利亞蒙上帝眷顧和揀選,成為至高者的兒子在地上的母親,何等榮耀。我們卻忘記,這一切的起點是非常不合常理,令人難以接受的!未出嫁的女孩懷孕,既不合生物科學常識,更是不合當時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這是不可能發生,更不應該發生的!
 
「我沒有出嫁,怎麼會有這事呢?」不單馬利亞滿腹疑團,我們作為旁觀者,心中也有一連串問號:為什麼上帝要用這難以理解的方式去實現祂的計劃?為什麼上帝要馬利亞經歷種種困擾和羞辱,去迎接這位將要來的以色列的君王、至高者的兒子、救主彌賽亞?為什麼上帝不用人所樂見的方式去成就祂的旨意,卻偏要顛覆我們心目中的理所當然,打翻我們要everything under control(凡事可預期可控制)的盤算?為什麼在人生、在歷史中,要面對這麼多「不應該」和「不可能」?
 
或者,我們在相信上帝之餘,心裡其實更倚靠自己可以掌握和推斷的因果邏輯,以及自以為是的常理。當那麼多「不可能」和「不應該」撲面而來,我們才驚訝地發現,人生和歷史並不是由因果邏輯所定奪的。我們頓然失去了對一切事情的理解和把握,便難以接受。可是,我們並沒有留意,這些「不可能」和「不應該」屢屢被扭轉過來,成為「可能」和「應該」。作成這事的,就是那位行奇事、施拯救的上帝。當我們堅持問「為什麼?」(why?),上帝的回應卻是「為什麼不可以?」(why not?)。
 
馬利亞在聖靈感動下所發出的頌歌—尊主頌(1:46下-55),正是這位顛覆常理、施行拯救的上帝的見證:祂向敬畏祂的人施憐憫,向狂傲的人顯大能——叫卑賤的升高,有權柄的失勢;叫飢餓的飽餐美食,富足的一無所有。祂扶助了祂的僕人以色列,又記念對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的應許。上帝在歷史中曾這樣做,如今也這樣,將來也要透過那將臨的主耶穌這樣成就。
 
馬利亞聽見、看見,便相信了:上帝確實把「不可能」逆轉為「可能」,將「不應該」顛覆為「應該」。若然我們心裡仍有「怎麼會有這事呢?」的疑問,願我們一同聆聽天使的說話:「因為,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37節)另一個中譯本把這句話翻譯得更貼切:「因為對神來說,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環球聖經譯本) 面對人生的難題、困境和疑惑,我們縱然不明白,但願我們像馬利亞一樣「反覆思考」,並且最終作相信和順服的回應:「我是主的使女/僕人,願意照你的話實現在我身上。」
 
馬利亞蒙上帝特別揀選和眷顧,不是因她有優勝過人的地方,或者是因為做了什麼特別的事,而是單單因為上帝的恩典和主權,要塑造和使用她成為合用的器皿,去承載和彰顯上帝的恩典,去見證上帝的救贖工作。
 
上帝總是顛覆我們的常理,去揀選合祂使用的人。馬利亞的履歷是空白一片的,沒有往績可證明她能完成大任。她僅有的是一顆信靠而順服的心,並且甘願為事奉上帝而擺上自己,而上帝要的就是這種心志。我們卻總認為,只有剛強的、聰明的、位高的、具備優越條件的,才能為上帝成就大事。然而,上帝要與任何一個甘願讓祂使用的平凡人一起作工,好讓人見證上帝的偉大和恩典。這使我們記起使徒保羅的說話:「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為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林後4:7)
 
對於昔日的馬利亞,上帝只是應許必將在旅程中與她同在,她便回應願意踏上這趟旅程。今天,上帝也這樣應許我們。當上帝帶領我們前行,我們只須回答:「願你的旨意成全。」
 
在將臨期第四主日,也正是聖誕前夕—平安夜,當點燃最後一根蠟燭—平安之燭,讓我們以至全地知道必須相信和順服的對象是誰。我們要在祂面前放下自以為是,敢於相信和渴望祂把不可能成為可能,經歷祂的同在,以致得着真正的平安。求主幫助我們。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