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讀出的兩段經課,貫穿着寬恕與復和的主題。創50章講述兄弟化解怨仇、關係復和的故事:父親死後,當年曾出賣和傷害約瑟的哥哥們,害怕已經飛黃騰達的他會趁機復仇,便乞求他饒恕。約瑟在傷痛中接納往事,與哥哥們和解。約瑟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他看清那件惡事的背後,有一個超越人間恩怨的真相,就是上帝的美善旨意和大能拯救。太18章,主耶穌藉着比喻中的那個不饒恕人的惡僕,告誡門徒不再計算同伴的虧欠,而要恆久憐憫和寬恕,正如主人已大大憐憫和寬恕他一樣。當惡事已經發生,傷害已經造成,我們如何是好?在公義與恩典兩者之間,應該選擇哪一個原則為上?若我們回到十字架之下,仰望那位為我們掛在木頭上的主,我們便沒有在恩典以外的選擇,寬恕與復和就是惟一的出路。
對於信仰群體,對於每一個基督徒,彼此寬恕與關係復和的功課固然很重要,但防患未然也同樣重要。在信仰群體裡,人與人之間,必然有差異、有分歧,甚至有張力、有衝突。怎樣化解張力,避免衝突升級,阻止關係撕裂和彼此傷害呢?讓我們透過保羅勸戒羅馬基督徒群體的一席話(羅14:1-12),反省如何維繫共融的群體。
「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不同的意見,不要爭論。有人信甚麼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可評斷吃的人,因為上帝已經接納他了。」(1-3節)原來,當時的羅馬基督徒群體分為兩派,一派是被視為「信心軟弱的」猶太基督徒,另一派則是「信心堅強的」(15:1)外族基督徒。雙方為了守不守猶太人的律法規條而爭論不休,互相指責和輕蔑。
雙方在理念和信仰實踐上的差異,凸顯在他們一起敬拜和享用愛筵的時候。愛筵是初代教會生活的重要環節,甚至是崇拜的一分部分。餐桌上的團契,並不是為了食物本身,而是眾信徒一同分享主愛、彼此建立的機會。不過,現在卻淪為互數不是、反唇相譏的場合。原因是外族基督徒認為憑着信心甚麼都可吃,而不諒解猶太基督徒為了堅守民族身分和信仰傳統,而嚴守猶太人的食物規條,選擇吃素不吃肉;他們更認為在福音臨到的新時代中,這做法既不合時宜,更是信心軟弱的表現。當猶太基督徒與外族人一同進餐時,被要求像外族人一樣什麼都吃,他們認為不合體統而拒絕就範,就因此受到輕蔑。他們就會憤而反擊,指責對方。
保羅勸戒雙方要停止爭拗下去,制止攻擊與反擊的惡性循環,而要互相寬容和接納。保羅雖然本身較認同外族基督徒的信念立場,但他在維繫群體的共融和在小事上執著誰對誰錯之間,他毫不猶疑地選擇了群體的關係。在第1節,保羅特別向自視為信心堅強的人喊話:你們要接納弱者!猶太基督徒既然是當時羅馬教會裡的小眾,佔有優勢的外族基督徒不是應當給予弱小的一方更大的包容和體恤嗎?何況,上帝已經接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強或弱、對或錯。我們是誰,怎能拒絕上帝所接納的人呢?而且,第3節的「接納」,不是勉為其難的容忍,而是打開心扉,真誠地擁抱和接納對方成為你的同伴。
保羅為雙方設定兩個原則:一、不可輕視厭棄對方,也不可彼此評斷排拒;二、對於自己的做法,各人有自由在上帝面前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判斷(14:5);不過,一個人的信念是用來斷定自己的行為,卻並非用來評定其他人的規範,也不是用來打擊或逼使他人就範的棍子。
「你是誰,竟評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立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會站立,因為主能使他站穩。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要在自己的心意上堅定。」(4-5節)只有上帝才有評斷人的資格和權利,我們無權評斷屬於主的人,也沒有資格規管別人的行為:應該吃什麼,不吃怎麼,守哪些節日,做什麼,不做什麼。只有主耶穌擁有這種決定權。「守日子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上帝;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他也感謝上帝。」(6節)不論對方的立場和做法與你有多大的差異,若然對方的用意是忠於上帝、討上帝的喜悅,也須尊重對方的信念和選擇。
值得留意的是,這次爭議的核心,是飲食和守日規條等次要的事(參14:17)。保羅認為,在這類「沒有定論的小事」上,基督徒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良心和領受作出選擇。但是,並非所有議題都可以放任寬容。當問題涉及福音真理,或有清晰的倫理或道德標準時,基督徒就必須是其是,非其非。從經文的處境推斷,當時羅馬的猶太基督徒並沒有把遵守律法規條當作得救的條件;否則,保羅必然會爭辯到底。
我們要知道,人各有生活習慣和背景,也有自身的處境和經歷,在在影響人如何理解事物,如何做決定。假如我們如自己的某些觀點和習慣看為理所當然,甚至絕對化,把它們提升到超越其他信仰原則的高度,又將隨着自己的「感動」添加上過多的信仰解讀和標籤,我們就會落入自以為義的陷阱。堅守民族身分和信仰傳統是好的,高舉基督徒的自由也是好的,也有其他的理念和原則都是好的。不過,這一切都沒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只屬於上帝。我們應當把它們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我們不可以用任何東西代替上帝應有的至高的位置,也不把其他原則取代上帝的恩典原則。否則,群體裡因着平常小事而產生的分歧將會越滾越大,群體中間將構築起一堵堵的牆,把異己排斥開去,互不相容,使關係撕裂。
在十多年前,灣仔堂經歷過分裂之痛,相信在這裡聚會較長年日的弟兄姊妹都會記憶猶新。我在2008年進入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當時我隱約聽聞,就在這一年,灣仔堂群體分裂了。這不會是無緣無故發生,也不會在短時間內釀成。2007年底的堂董改選爭議是分裂的導火線,但事實上,關係撕裂是在漫長年日中蘊釀和發酵的。信徒之間因着不同的背景、理念和處事手法,群體裡漸漸產生不協調,關係出現張力。小事可以變成大事,爭執不休。保羅對於羅馬整個信仰群體的勸戒,正是在內部充滿張力的當下介入,阻止關係進一步惡化。倘若這時彼此能放下得失之心,願意調整自己的觀點和處理受傷的情緒,打開心扉聆聽對方,真誠溝通,才有維持互信、達致共識、維繫共融的可能。反過來,倘若選擇逃避或壓抑問題,或採取強制手段,衝突只會不斷加劇,恩怨難以化解,結果就是關係破裂,互信崩潰。
當年,部分會友在失望和憤懣中離開灣仔堂,有另立新堂會的,有轉去其他堂會聚會的,也有從此不再返教會的;留下來的弟兄姊妹也承受極大的傷痛和疑惑,重建互信關係也是舉步維艱。無可否認,在那一段歷史中,我們都輸了。或許你會疑問:這些事都已成歷史,事過境遷了,現在再提起來做什麼呢?只是,若我們認真地細讀全本聖經,便會發現當中所記載的,有很大部分就是信仰群體在不同年代、不同處境中的許多傷痛和失敗的經驗;最更重要的,不是記錄那些創傷,而是那一代和之後的世代為這些事而作的信仰反省。回首歷史,不是要揭開傷疤去展示鮮血淋漓的創傷,也不是用作指控某些人和某些事的工具;這不單是毫無意義,更不是敬畏上帝的人所當為的。回首歷史,是讓今天的人和後來的人有所反省和提醒,不要重蹈覆轍,也不要忘記上主在其中的審判與拯救、拆毁和重建的神聖工作。我們不可忘記上帝的施恩憐憫,也不可忘記祂對我們的警告。
「可是你,你為甚麼評斷弟兄呢?你又為甚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上帝的審判臺前。經上寫著:『主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稱頌上帝。』這樣看來,我們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事在上帝面前交代。」(10-12節)所有基督徒都要在上帝面前接受最終的審判。在末世,各方各族、任何立場和理念的基督徒都將聚在大寶座前一起敬拜。那麼,現在我們都應該在敬拜中承認上帝是主,是世界最終審判者。因此,當我們一起敬拜,便不應該再彼此評斷,而要看我們身邊的弟兄姊妹都是主裡的同伴。
在至高的上帝面前,我們每個人都要向他交帳。我們選擇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是對還是錯,完全是我們與上帝之間的事。我們要向上帝交待,上帝會審問。我們既互為肢體,是對彼此是有守望和勸導的義務的。但我們必須謹記,我們的領受並不是真理本身,而僅僅是對真理的一種解釋。我們可以按照良心和領受去作分辨,但我們沒有審判和定罪的權柄。惟有上帝才可作最終的裁決。
經文中,保羅要求壁壘分明、劍拔弩張的兩群信徒要一同吃飯、一同敬拜,也要改變對待彼此的態度,但他並沒有勉強各人去改變做法和觀點。保羅所要求的,是他們接納彼此的分歧,並且順服於基督的主權之下,承認彼此互為肢體。
今天是聖餐主日。在第二世紀初代教會的教規《十二使徒遺訓》裡,記載了以下聖餐禱文:「這擘開的餅,當初是麥子,曾散落在整個山崗上,而後團合成。但願祢的教會也從地極聚合起來,進入祢的國,因為榮耀和權柄靠着耶穌基督歸於祢,直到永遠。」原本分散各處的基督徒,因着主基督得以成為一體,正如四散的麥子被召聚成為一個餅。我們每個人都各有性情、思想、背景,當聚集一起,就有分歧和衝撞。但聖餐是合一的,這合一的憑據不在人身上,而是在上帝身上—我們有同一位救主基督,有同一位聖靈在群體裡作工。
聖餐是上帝施恩的途徑。我們藉着聖餐回到主基督之前,領受祂的救贖恩情,仰望祂的再來。聚集在聖餐桌前,同領餅酒,分享基督的身體和寶血,提醒我們在基督裏已經聯合起來。因此,我們要彼此相愛,用聖靈給我們各人不同的恩賜,互相服事,互相補足。透過聖餐,我們領會上帝的恩典原則,披戴基督的柔和謙卑,放下自我,與人共融。
今天我們處身紛亂撕裂的時代中,各種衝突矛盾導致關係破裂,國族之間互相敵對、社會當中壁壘分明,在主的教會裡是否有所不同?我們能信服聖經的教導,尊主為大,努力維繫群體的和平嗎?我們能在失敗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彼此認罪,於下自義,重建相愛共融的群體嗎?
創辦泰澤團體的羅哲弟兄,一生推動基督徒群體以至全人類共融和復和。在去世的那一天,他留下遺言:「當教會能夠藉著寬恕和憐憫而治癒我們的心靈,就更能抵達與基督的圓滿共融。當教會專心去愛和理解每個人的奧秘,當它孜孜不倦地聆聽、安慰和治癒,它便成為自己最光輝的一面:共融的清澈反映。尋求和好與平安,必有內心的掙扎。這不是一條簡單容易的道路。……在這路上,有時會有失敗。那麼,我們要謹記,平安與共融的泉源是在上主之內。我們不感到灰心失望,卻呼求祂的聖靈降臨到我們的軟弱之上。」求主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