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色的講壇和讀經台、紅色的週刊刊頭、紅色的聖壇鮮花,我們都能夠認出,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是聖靈降臨節。節期顏色宣告和呈現了關於聖靈來臨的真理:聖靈要如火挑旺教會,使教會向世界見證基督。正如第一段讀經—徒二1~21所示:在耶穌復活並升天後,在五旬節當天,按照主的應許,聖靈降臨在門徒中間,讓他們得着能力和勇氣,向散居各地、現今齊集在耶路撒路過節的猶太僑民,宣講基督的福音。聖靈的降臨如風,澆灌門徒,使他們更新改變;聖靈的降臨又如火,強而有力地臨在門徒群體中,又臨到每一個門徒身上,賜他們力量,突破種種障礙,使福音廣傳。
聖靈降臨節在救恩歷史中有重要的角色。它讓跟隨耶穌的人明白到,聖靈賜他們能力,建立教會,直至歷史的終結,基督的國度在全地圓滿實現。聖靈的降臨,標誌著新約教會的誕生。藉着聖靈的能力,教會成為耶穌基督臨在世界的具體標記,並且在世間延續祂的臨在。初期教會已開始有在聖靈降臨節洗禮的傳統。今天有四位弟兄姊妹受洗歸入基督,並祂的身體—教會,與我們彼此成為主內肢體,主家裡的弟兄姊妹。
在現今崇尚個人主義的世界,在是充滿分歧、衝突和矛盾的社會裡面,教會裡彼此互為肢體的關係,是否太曲高和寡?我們是否相信聖經的真理,心口如一地認信:「大公聖會,聖徒相通」?還是,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告訴我們的:信仰是我個人的事,有沒有教會生活不重要?教會裡問題多多,與其他信徒保持安全距離好一些!
今天的講道經文是林前12:3下-13。使徒保羅針對充滿分歧與張力的哥林多教會,講述聖靈在教會裡的恩典工作,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啟示?第3節,「…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人只有被聖靈感動下,才能認信「耶穌是主」。「耶穌是主」是初期教會的認信,表示對主耶穌的效忠。不論是猶太裔的基督徒,還是非猶太裔出身的外邦基督徒,他們認信主耶穌是上帝,是獨一的主,其他的神明都是虛假的,天下間一切的權勢都要降服於耶穌之下。當教會群體認信「耶穌是主」,是承認全體和個別信徒的生命的主權都在耶穌手中,包括我們對自己、對教會、對世界的認知,都由祂主導。這惟有在聖靈的幫助和引導下,我們才可能有此種順服。
當時,哥林多教會有部分人誤以為,得著聖靈、擁有某些恩賜、或有神秘的靈恩經驗,就能傲視同儕,在教會裡有不一樣的身份地位。所以,保羅在此教導關於教會與聖靈恩賜的大原則(4-11節):恩賜是由聖靈按着祂自己的主權和心意賜給信徒,目的是要造就教會,叫全體得益處。
保羅在第4-6節指出,各樣不同的恩賜,都是同一位聖靈白白賜予教會的;讓信徒在各樣不同的事奉職分上運用,以事奉同一位主;且都是同一位上帝,在生命中施行大能作為的各樣不同的結果。聖靈彰顯在每一個信徒身上,而且彰顯的方式都各有不同,目的是叫各人運用豐盛多元的恩賜,彼此造就,建立教會(7節)。
第8-10節列出一個恩賜清單,共有九項,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恩典。這份清單似乎偏重於彰顯異能的類別,因為哥林多教會裡經常誤解誤用這些恩賜,保羅是針對他們的問題而這樣列出的。恩賜雖然有很多種,但恩賜的來源只有一個,就是三位一體的上帝。因此,沒有一個人能得著所有恩賜,也沒有人能因為得著恩賜而高舉自己。
這裡列出了三大類別的恩賜:第一類,智慧或知識的言語(8節),顯示一種屬靈的能力,使信徒能洞悉處境,能明白和教導真理,並將真理實踐出來。第二類:超自然表現,包括信心、醫病的恩賜和行異能(9節-10節上)。第三類:受聖靈感動而說話,包括作先知—宣講上帝的心意、辨別諸靈(識別某人的宣講,是出於聖靈、邪靈還是個人的領受)、說方言(以別人難以理解的聲音向上帝禱告)和翻譯方言(把方言翻譯成在場的人能夠理解的信息)。
第11節這樣結束:「這一切都是由惟一的、同一位聖靈所運行,隨著自己的旨意分給各人的。」聖靈按着祂認為適當的方法分給各人,並悉心安排各人所得的恩賜。因此,在教會裡,我們不能期望別人獲得恩賜的方式跟自己一樣,也不能認為惟有自己的才好才對。教會群體裡,肢體之間的不同和差異,正好反映聖靈按祂旨意給予教會多元和豐富的恩賜。
讓我再說一說關於第9節中的「信心」和「醫病的恩賜」。這「信心」不是指歸信基督的那種信心,而是指對上帝懷着極大的、不凡的信心,相信上帝能行奇妙的事。具備這種信心的人,是首先明白了上帝的心意,知道祂將會在某事件上彰顯祂的能力與榮耀。相反,倘若上帝決意不為某事施行神蹟,這種大信心也足使人支撐下去,接受現實。在教會裡曾遇上不少患重病的弟兄姊妹,有得蒙上帝奇妙醫治而康復,也有沒有得着特別的醫治而病逝。我們可憑着信心求上帝施行奇妙的醫治,但這一切是祂的主權決定。從一些沒有得到治癒的弟兄姊妹身上,我看到更大的信心,就是他們信靠上帝到一個地步,不單接受那不容易接受的現實,更在他們患重病期間安慰和堅固其他弟兄姊妹的信心。
至於「醫病的恩賜」,指用超自然的能力來治病。原文是眾數的,意味着醫病的恩賜是按着需要而多次賜下,不是長駐在某個人身上而是短暫出現,而且這恩賜是同時分給多人的,讓群體中不同的人參與醫治的服侍。教會群體成為一個醫治的群體,藉着真誠的相交團契關係、守望代禱,叫身心靈軟弱者得著安慰與醫治,叫靈性低沉的生命得以復蘇。
我曾經在事奉過程中接二連三受到衝擊,內外交困,身心靈都處於低谷。感謝聖靈,在那些幽暗的日子,祂不單以聖經的話語安慰和指示我,更感動了牧長和弟兄姊妹來與我同行—當中多年的知交,但也有不少是偶然在此時遇上的—我看到這種種的「偶然」並不是偶然,而是聖靈給我的奇妙恩典。因着聖靈的恩典工作,透過聖經的話語給我亮光,又透過這些同行者給我真誠的聆聽和勸慰,讓我有勇氣和堅忍去面對眼前的困局,和測不透的未來,也幫助我接納過去,反思和重整自己,逐步走出創傷和陰霾。在我一次退修中,聖靈感動我要把這些同行者的名字一一列出,把他們與我分享的點滴恩典記下來,就滿滿地寫了幾頁紙,我也滿懷喜樂和感恩地完成生命旅程的一個階段。教會—基督的身體—應該成為彰顯基督救贖與醫治的群體。
「就如身體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12節)以人的身體為喻,說明基督只有一個,基督的身體—教會也只有一個,卻有不同的肢體。不論弟兄姊妹之間有多大的差異,我們仍要順服基督,選擇合一。
「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是,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並且共享這位聖靈。」(13節)初期教會裡,有來自不同種族(猶太人與希臘人之別)和社會階層(奴隸與自由人之別)的人。在社會中,非我族類的不能相融,彼此矛盾。但是,因着聖靈的工作,原本不能融合的人,都受洗歸入同一個基督身體,成為共享一位聖靈的群體。教會裡應該是多樣而不分裂,合一而不統一;要讓世人看見我們在差異中仍能持守。
教會應是形形式式的人能夠相聚一堂、和睦共處、彼此造就的地方。回想上兩個主日的圖畫:5月14日家庭主日中,全堂老中青幼共聚聖堂,家人之間彼此代禱。上個主日有聖餐,也有兒童和青少年來參與,他們來到聖壇前領受祝福。除了大堂有廣東話崇拜,一樓小禮堂也同步有印尼語崇拜。這些在香港寄居和工作的印尼姊妹,也是我們主內的家人,與我們敬拜和事奉同一位主。
這世界高舉個人主義,社會上充斥矛盾和張力,教會裡也有出現紛爭不和令人失望。但是,願我們不會做流離在教會之外的基督徒。因為,當我們與耶穌基督有個人的、親密的關係,就必然成為基督的身體—教會的一部分;我們與主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不斷引領我們與其他基督徒建立共融的關係。求聖靈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