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早晨!願恩惠平安從天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與大眾及聖會!誠心所願!請大家與我一起頌讀今日的經文,《使徒行傳》第2章第14上、36至41節:「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來,他就高聲向眾人說:『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諸位弟兄,我們該怎樣做呢?』彼得對他們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使你們的罪得赦免,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給所有主—我們的上帝所召來的人。』彼得還用更多別的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於是領受他話的人,都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
當各位讀這段經文時,是否與本人一樣產生疑問:為何當時的使徒傳福音特別容易呢?一剎那就帶了三千人信主。不要說三千人,就是我們可以有一次帶三百,甚至只是三十人,也已十分高興了。那使徒有什麼秘訣,讓我們可以學習呢?在經文中發現了,三件使徒做了的事,是我們平時不一定會留心去作的。首先,是[把握傳福音的機會]。請問你上一次傳福音,是在什麼時候呢?剛過去的一個星期?最近這個月?這半年?還是這一年呢?經文第14上說:「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來,他就高聲向眾人說:」在第一章,使徒正一起聚會中,其後聖靈降臨。在第二章開始,我們知道那時正是五旬節,很多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過節。當使徒經歴聖靈時,引起猶太人的注意。到第14節,彼得把握機會,透過回應他們的疑惑,一步步引領其認識耶穌,向這些猶太人傳福音。因此,使徒傳福音這麼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把握傳福音的機會]。
我不是傳福音的專家,但在灣仔堂這年半時間內,我曾向三位年青人傳福音,他們全都決志相信耶穌。若你問我如何[把握傳福音的機會]?或我可以在此作分享。其實,並不困難,就像朋友般交談一樣。可以因為我不認識他們,所以相約;或其正面對、或將面對人生的轉變,而相約見面,表示關心。見面時,先問候近況;若其有恆常聚會,則問他已在堂會多久?怎樣來到灣仔堂?感覺現在堂會如何?其後才進入正題:問他是否已洗禮?是否已決志?認為自己是否信主?若其相信,則邀請其決志;這一切是自然地發生。
若他沒有參與教會聚會,只是隨某位弟兄,或姊妹回來;又或因參與本堂某活動而來,溝通方法就要作調較。當認識、關心與瞭解後,可能詢問其對本堂印象如何?又如何看當中的人?對基督教認識有多少?曾否聽過福音呀?若有機會,可介紹信仰。當然,若你向其傳福音,他不一定就立即相信。但這次傾談,卻讓你加深對其認識,表達你對他重視和關心。同時,讓其認識你、教會及這信仰。總而言之,若願意,我們身邊總有未信主的親友,我們可把握機會,向他們傳福音及助其認識耶穌。
聽到這裏,可能你會問:「Benson!講就容易,不是每個人對基督教都有興趣,覺得需要信耶穌。那可以如何?」的確,若只懂得把握機會傳福音是不足夠的,還要 [瞭解受眾的需要],經文第36至37節話:「『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衪為主,為基督了。』 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諸位弟兄,我們該怎樣做呢?』」各位看到嗎?不是使徒邀請這些猶太人信耶穌,而是他們問使徒可以做什麼。你曾否試過傳福音,不是你邀請其信主,而是他主動詢問可以如何作嗎?老實說,我從未試過。還有他們問使徒的原因,是彼得的說話使他們 『覺得扎心』。什麼是『扎心』?『扎心』的意思,是有些事讓你感到,其像一把刀或一根剌,插入你內心般傷痛。因此,這些猶太人痛到不知如何是好,惟有詢問門徒如何解決。那麼彼得說了什麼,使這些猶太人『覺得扎心』、感到傷痛,且痛到要問:可以如何做呢?
請留意第36節的 [故此],即是由14節的下半節開始,一直至35節,因彼得的講話,才有第36節的結論。那他大約講了什麼?彼得引用《舊約》經文,來證明耶穌是猶太人,一直等待的救主彌賽亞。其後,彼得再引導他們回想,在剛過去的逾越節,他們犯下的罪行 ――― 就是叛逆上帝,將救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雖然如此,但祂卻從死裏復活,這更能證明耶穌是上帝的身份。當他們想到自己竟間接殺害,其期待已久的救主,犯下如此大罪,他們怎能不『扎心』,不問使徒們可怎樣作呢?因此,可以看到若要人回應福音,對福音有興趣,就要先 [瞭解受眾的需要]。
現在作為家長,除了與學校溝通外,還藉Whatsapp組群與其他家長溝通。在我大女約小學5、6年級時,我家與當中幾個家庭慢慢熟絡;其後還數月聚會一次,且在組群中每日溝通。大約數年前,在往聚會地點途中坐巴士時,其中一位爸爸因我是傳道人,就向本人查詢一些信仰問題。當回答完問題後,我就藉機問他曾否上教會?並其對信仰的觀感?原來他讀中學時,曾跟同學參與教會聚會。其後,因讀書及工作忙碌,就沒有再到教會了;再到後來拍拖、結婚、生小孩,有了家庭,就更不用說了。從傾談中,聽出其是相信的,亦想再到教會聚會,但因其妻對此反應不佳,而把事情放下了。
藉此瞭解到他最關心的,是他的家。故我嘗試從此入手,我說:「相信你也知道這信仰的真實,若我們離開上帝,沒有將太太、子女帶到祂面前,幫助他們相信耶穌。將來不但我們自己,也累及家人,承受不信的後果,故此事十分嚴重。」聽了這些話,他呆住望著我,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我邀請他一起祈禱,亦鼓勵他為家人上教會及信主祈禱。約兩年後,他興奮地告訴我,他與太太已參與小組,並計劃帶其子女上教會。弟兄姊妹!其實,只要我們明白福音對象的需要,就可引起其興趣,鼓勵他們回應福音、相信基督。
但可能有人覺得:「Benson!瞭解人的需要,把握機會我可以。但我始終不知如何傳福音?不知怎樣分享信仰?」這就帶我們到最後一個要點:[常作傳福音的準備]。大家覺得自己,可以隨時向人傳福音及講得救見證嗎?若可以,請舉手?經文第38至40節話:「彼得對他們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使你們的罪得赦免,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給所有主—我們的上帝所召來的人。』彼得還用更多別的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若我們細心觀察,在彼得整段講話中,可以歸納出傳福音的三步曲:分別是第14節下至36節的 [介紹耶穌],第38至39節的 [如何信主],並第40節的 [分享見證]。但有關這些福音內容,不是憑空想出來;而是使徒平時已經預備,就是在跟隨耶穌的三年半中,一點一滴累積而成。因此,若我們想可以把握機會,隨時傳到福音,就要 [常作傳福音的準備]。
大家認得這幅圖及其內容嗎?這是屬於教會《栽培十課》,當中第九課〈大使命〉的內容。若你已洗禮,就假設你懂得這課的內容,包括:怎樣傳福音及講述得救見證。但問題是,當時我們上堂可能無留心,或因時間久遠,已完全忘記了。但若你對信仰認真,想隨時能述說福音、作見證,向人分享信仰。鼓勵你從今日起 [常作傳福音的準備]:就是先預備你的〈得救見證〉,若你已寫了,那是在什麼時候寫呢?3年前?5年前?還是已有10年以上呢?若已有一段時間,請作更新。讓未信的,知道上帝怎樣持續改變你的生命。若沒有更新,我們的生命是否已停滯不前?若你已更新了〈得救見證〉,請你參考這課〈大使命〉,有關〈福音內容〉的部份,嘗試寫下〈福音內容〉。然後與相熟的弟兄或姊妹,彼此練習如何分享〈福音內容〉及〈得救見證〉。只多練習,就可以自然地、隨時地與未信的親友分享信仰。但我們要先 [常作傳福音的準備]。
其實,傳福音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困難。只要我們向使徒學習,參考他們的秘訣,就是 [把握傳福音的機會]、[瞭解受眾的需要] 及 [常作傳福音的準備],且祈禱交托上帝。我相信我們傳福音的技巧,必定有進步;隨時可以為上帝所用,幫助未信的親友歸主。我們能夠成為基督徒,就是過去藉一些有心、有能力的弟兄姊妹,將福音傳給我們;同樣,今日我們亦要承接這使命,為主作見證,將福音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