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以前曾四日供水一次,今日沒有制水了,我們要記念世界很多人仍缺水,要打架、戰爭。我們卻有其他缺乏,三年前廁紙也沒有。即使豐衣足食,仍要面對缺乏找祕訣。講道經文記載三千多年前,當年不怕沒有電、沒有口罩,卻不可以沒有水。
1. 別苦上加苦
疫情已難受,更有人囤積物資;缺水,更有人為水打架,這是苦上加苦。今日大家不是缺物資,卻是缺乏愛、安全感、信心,會不會苦上加苦?
第一種苦上加苦是人遇到困難自自然然以為得罪上帝。我們有十誡、有聖經讓我們知道甚麼是得罪上帝。民間宗教卻說當我們遇到問題,就是得罪了神明,有很多禁忌。
從第1節,以色列全會眾遵照耶和華吩咐,來到一個無水的地方。今日大家不太清楚上帝聲音,便懷疑自己。我們要靠聖經分辨我們是否得罪上帝,別用際遇來推想。我有沒有染新冠,跟得罪上帝無關。人得罪上帝便不敢找祂,不想找祂,中了魔鬼奸計,苦上加苦;我們沒有弄錯,便會回到上帝那裡找尋祕訣。
第2-3節:第二種苦上加苦是怪罪其他人。問題來了,我們會想誰做錯了,我們總會想是別人做錯。我認識好幾位醫生最大壓力來自被無理控告,雖然律師也認為是無理,但總感到有壓力。當全會眾一起面對困難,例如是教會或公司,更常見會找人問責。摩西亦沒有水,但其他人使他苦上加苦。
我以前在大機構工作,有問題上司會罵人,又或要人交報告。他也背後被人罵和追報告。明白上帝同在,分辨從人而來的攻擊,不用含怒處理問題,令其他人更苦。第3節「爭鬧」這個字意思更重,有鄙視摩西意思。百姓把早前上帝拯救、上帝善行倒轉說是惡行,試探上帝的忍耐。摩西能分辨那些是攻擊上帝,明白不是攻擊他,毋須苦上加苦。
我們不像摩西,卻要反省是否像百姓,就是放大負面情緒,而重新評估過去。曾與朋友有誤會,最難受是他把以前的事都重新評估,覺得我害他。這些經歷很多人都經歷過。恨惡人、恨惡上帝,苦上加苦是把好的事都看成壞事,覺得別人不好、教會不好、上帝不好。關係破裂,有些人會傷害人,有些人會鬱在心裡,對人和對上帝失望,說:「我還是靠自己」,會少了祈禱,或不去為某件事祈禱。一件事纏擾太久,很多人想忘掉它,不再祈禱,這就會苦上加苦。
2. 祈禱和聆聽上帝的祕訣
第4節:摩西的祕訣是禱告。祈禱也像烹飪:做不難,做得好卻很難。能好好祈禱是很有福的,以前有牧師提醒我,不只是多祈禱,要留意聖經裡好的禱告。摩西祈禱,不是說他需要水,他將困難告訴上帝,不是教上帝怎樣去做。今時今日我們的缺乏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完。我有學生成績一直是及格多一點,工作被評核又是及格多一點,這缺了甚麼?感覺苦悶,缺乏動力。其他人或許找到其他滿足,但一直被人輕看很無趣。
怎麼努力都無用,祈禱也無變化,我們困難真複雜,要慢慢跟上帝訴說。這些事講一次也不夠,要先去開始,過了些時候又再去講,漸漸才明白當中的鬱結。祕訣是當跟上帝透徹地講,也更容易聽到上帝的帶領。例如我一直不想做某個事奉,就是因為這事太多人做得比我好。明白了背後想法,我更容易聽到上帝的提醒,對付我這個想法。
第5-6節:本來上帝下雨便可以,但上帝要摩西與長老一起,用當初十災摩西令埃及人本來有水變無水的杖,使以色列人有水。摩西呼求耶和華、上帝指示他,他照做,問題解決,這裡有四步,但我們很希望只有第一第四步。我們希望上帝直接行事,上帝卻希望人參與,特別是信的人參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人生最精彩就在中間,上帝為牧者,當中怎樣帶領我離開缺乏。
缺乏驅使基督徒祈禱,缺乏亦驅使基督徒聆聽上帝。留意其他人缺乏,更幫我們聆聽上帝。有位姊妹為爸爸信主祈禱,她不但想自己,也想到爸爸,這很好。上帝要她留意爸爸的缺乏:他有癌病,對他來說找醫生比找未認識的上帝重要。姊妹便努力找好醫生,這是爸爸能夠明白的愛,也讓姊妹可以更易分享信仰。最後爸爸雖仍是癌病離開世界,但生命延長了,爸爸亦可以明白女兒的愛,明白福音而接受主。
上帝喜歡藉信的人去祝福人,紓解別人缺乏。因為不只要知道上帝多好,也要人知道跟隨上帝的人多好。我們要隨時候命,因往往要困難時行動:例如疫情時送貨,大家缺乏時分享口罩。最近要調解一些鄰居糾紛很困難,但過程中人會說你們信的人很好。即使不是危急關頭:工作、做家務、做功課,一樣可以彰顯上帝。
其實人多麼努力也不能彰顯上帝。我要補充,上帝說:「看哪,我要在磐石那裡,站在你前面。」上帝參與其中。上帝不直接解決問題,祂派人做代表,而上帝與人同在。幫助人會很快樂,因常常經歷上帝同在。其他人不知道不要緊,我們自己知道。我經歷上帝,就是我想倘若遇這事,我以前早已發怒、早已逃避、早已害怕,但我竟很平安。信主後我們會變化,亦往往要困難缺乏中才顯出來。
3. 缺乏留下的印記
這次結局在大家意料之中,就是以色列人有水。我們更要留意摩西怎樣看這件事。第7節摩西為這地利非訂起了兩個新名:瑪撒、米利巴,意思是試探、爭鬧。問題始終會完結,但最後或是祝福,或是創傷。困難完結、事情完結,留下來的印記是甚麼?事奉過後,即使很經歷上帝同在,我們會歸榮耀予上帝、感謝上帝,但仍若很無趣,別忽略這種負面感覺。
下一次記載大家無水在民數記20章,這一次摩西得罪了上帝,付上很大代價。若幫人解決問題,大家都感謝神,像那位姊妹的爸爸信主,當然很好。不開心就是因為問題解決了,百姓卻無成長。經文最後說「耶和華是否在我們中間呢?」。若他們成長了會不再問,但我們知道以色列人就是繼續爭鬧,繼續試探。事奉多艱苦,但於事無補,不如少留意人,多留意上帝同在。即使有十個不感恩既人,耶穌卻為一個感恩的人快樂,讓我們也去快樂。
今日福音經文是撒瑪利亞井旁婦人。兩篇都是希望有水,一件事的結局是大家問「上帝是否在我們中間」,另一件事是女人高聲說「上帝在我們中間」。缺乏,最終都解決。不過,只有一件事最終留下祝福。
2023年3月,疫情告一段落。太多事發生了,有留下創傷,大家害怕隨時又被封鎖,怕貨品短缺,對人失了信心;亦留下祝福,學曉了用電腦電話視象會議,更寶貴是鄰舍關係更進一步,鄰舍曾彼此幫助。我們經歷有好有壞,讓我們把不好的事,令人不安、害怕的事交託上帝,變為祝福。
三年後,我們看世界、看上帝、看人會不同吧。若再有疫情、再有社會混亂,會有不同嗎?是我們更有信心、愛心、盼望,更接近上帝,或是更負面?讓我們做個總結,就像摩西改名。我們希望是正面的,但若是負面的也好,可繼續交託上帝去面對。
有時上帝要我們經歷缺乏。八十年代大家為埃塞俄比亞飢荒祈禱,當年有宣教士講述慘況,亦有宣教士繼續留下捱餓,最後犧牲。後來香港有飢饉三十,外國是飢饉四十,因為飢民平均四十小時才有一餐。上帝藉宣教士祝福人,當年有人要餓死,始終缺乏,出路不是無缺乏,出路是以後全世界的關注,往後非洲飢荒減少許多。雖然我們缺乏無解決,但其他人得到祝福,有時是這樣。
下一個風浪不知何時發生,不知道是個人困難、社會困難或是世界困難。到時我們仍要說,我們要成長,要更貼近上帝!願我們像保羅,可以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任何事情,任何景況,我都得了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