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2025年9月7日 愛的密碼(路14:25-33)
黃天任宣教師

最近與一位地產經紀聊天,他為客人找到非常合適的房子,心裡希望對方能把握機會,心想若被其他人搶先就沒了。我對他說,我傳福音時也是心裡迫切希望對方把握機會,但我們也需要收斂些,擔心有時過於主動反會嚇到對方。
 
一位優秀經紀不會只說優點,而是連缺點也一併說明,讓客人考慮清楚再成交。有時未必是說壞話,例如對方習慣住市區卻想找村屋,就需讓他知道兩者差異:晚上不能將垃圾放後樓梯。說明清楚後,客人反而會繼續介紹其他人來找你。信耶穌也是如此,當人清清楚楚明白後,就更會介紹他人來信主。
 
許多人信耶穌時,都受其他宗教經驗影響。許多人所謂「入教」是想著要做什麼:祈禱、讀經、上教會等,然後期待上帝讓人生更順利,將來上天堂。若你的朋友或傳福音對象有這種誤解,你會對他說什麼?
 
1. 愛是關鍵
 
主耶穌到處醫病、趕鬼、講道,許多人跟隨祂。「有一大群人與耶穌同行」,不一定是有病或被鬼附才去找祂,許多人只是想跟從祂,聽祂說話。聽師傅說話,會繼而思考可做什麼。許多人聽網紅介紹哪裡有好吃,就去光顧;也有人想聽傳道人講道。曾有內地遊客按禮賢會灣仔堂門鈴,想找傳道人指點迷津。(我向他們講述耶穌如何做人,邀請他們追尋信仰。)人很容易以為:做某些事,就能與上帝關係好;關係好,就事事順利,必不至缺乏,可安歇水邊。
 
其實人與上帝的關係,並非聽完再做點事那麼簡單。一個病人什麼都做不了,仍可與上帝關係密切。秘訣是什麼?「無論甚麼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主耶穌不是說要為祂做什麼、祈禱至少幾分鐘、一天讀幾章聖經……不是做事,而是做門徒、做徒弟、做跟隨者。僅自稱做徒弟或跟隨者還不夠,關鍵是愛耶穌。
 
與上帝同在的關鍵是愛。猶太人早知舊約聖經吩咐人要愛上帝(申30:19-20)。但猶太人的愛,以為是靠行為、守誡命、守律法來體現。舊約說要盡心盡性盡力愛上帝,但許多人以為做某些事就是愛上帝。
 
我想起結婚接新娘。姊妹們要新郎答應做許多事:包辦所有家務、薪水全交老婆家用、孝順老婆長輩(不止父母)…… 新郎當然答應,接著便到婚禮許願。你去婚禮聽新人許願,有何感想?有人說,剛結婚時常參加朋友婚禮,每次聽都感動一次,自然會更靠緊丈夫或妻子坐。許多年後,心裡卻想:唉,例行公事罷了,稍有風吹草動,什麼承諾都不算數!稍有變故,許多人都覺得錢或其他東西比婚姻誓言更重要。
 
幸好基督徒不必如此負面。我一面聽,既知人很軟弱,會失敗跌倒,但仍有許多人白頭偕老。我心裡想:人真的很軟弱,幸好人還能倚靠上帝。我更領悟到:不是靠誰做多少,而是靠我愛你、你愛我,還有上帝的愛。
 
2. 愛的取捨
 
上帝的要求是「愛」。愛有程度,所以要說「盡心盡性盡力」;愛也有比較,「愛我勝過……」 現代人說放下家人很瀟灑。但在當年,家庭是生存的全部。耶穌不是簡單說「家庭」,而是逐個親人列舉:父母拋棄我,還有兄弟;兄弟拋棄,還有妻子……直到所有可倚靠的人都沒有。在當時社會,這真的會沒命。是的,連自己性命也要放下。今日,人更倚賴其他東西:「無論甚麼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學位、存款、物業、外國護照、金融投資……」是否更刺痛人心?你願意這樣跟從耶穌嗎?
 
有人說耶穌的要求不合理。但想想現在,有些僱主幾乎也如此要求;更多人為了錢、理想,愛錢愛理想愛工作勝過一切……甚至有人犯罪,搞婚外情,愛第三者勝過妻子,更勝過父母兄弟兒女。社會越來越複雜,早就是「錢」讓人愛它勝過父母兄弟兒女,將來連AI都可能要你愛它勝過親人。你能怎麼辦?
 
第一條路:隨波逐流,做條死魚。小時候讀書最大,之後賺錢最大,總之其他都不顧,最後才想上帝是否最大。耶穌清楚說,這種人不能做我的門徒。第二條路:躺平。什麼都不盡力,最重要自己開心舒服。越來越多人這樣生活。我也理解:當周圍環境只將人榨乾榨盡,最後過橋抽板,怎可能不躺平?但這種人對上帝、對耶穌也選擇躺平,什麼都不做、不管。先前那種是隨波逐流的死魚,這種是沉海底的死魚。這種人也不能做耶穌門徒。
 
但上帝造我們有生命、有感覺、有信心愛心盼望,不是死魚。上帝造人最厲害、勝過AI的,就是懂得愛。或許我們比電腦笨,但嬰兒已懂得愛。人為愛可付上一切,而上帝要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祂。為何耶穌要求這麼高?父母愛我、養大我,他們可要求我給家用;若鄰居叫我每月給家用?不可能。太太一生愛丈夫、為家庭付出,她要求丈夫一生愛她,很合理;另一個女人要人一生愛她?完全錯誤。
 
愛不只是看以往恩情。當兩人戀愛成熟,準備託付終生,要求對方忠心一世愛她,不能與他人交往,不能稍有變故就分手。這就合情合理。之後,是進入人生另一階段。
 
耶穌能這樣要求,因為祂真的為我們捨命。當年門徒不知道,所以門徒照樣聽,但大難臨頭就慌亂。今日我們知道,寫路加福音時的讀者也知道,許多人就這樣愛主耶穌,做耶穌的門徒。
 
基督教傳入中國二百多年,許多人因信耶穌被趕出家門、失去工作,還有許多人殉道。許多人覺得信耶穌沒前途:做生意不能賭錢聯絡感情、不能加入某些政黨,許多父母覺得為孩子好,不讓他信。愛耶穌勝過愛其他,是信耶穌後立刻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我想起自己初信耶穌的心情。後來,我去真光中學看她們的佈道會更明白。佈道會約二十分鐘,講員盡量說耶穌多好、要信耶穌。我不抗拒,覺得整件事很對,就舉手。原來這只是第一步。後來,傳道人在一次聚會中講耶穌釘十字架多辛苦,有人分享基督徒見證,如何為上帝犧牲、受苦。我靜靜坐著聽,當時心裡對自己說:即使如此我也願意。我覺得那一刻我才真信了。
 
之後我整個人輕省了,因為許多事不用辛苦去想該怎麼做才好。既然立志願意,上帝想我怎樣我就怎樣。當然,許多時候做不到,但道路已清楚選了。
 
3. 憑信擺上
 
耶穌附帶講28-32節了兩個比喻,叫大家想清楚。今日是開學後星期日,我想起大專開學。大專最大分別是你可以退學或退掉某一科。所以課程第一堂就講你要付出多少、交多少功課。大家計算清楚、思考明白,不要中途而廢。
 
我還記得,每次聽到功課要求都很不安:太難,不會做!後來讀神學,這經歷又回來了,功課更難,我覺得我不會做!當然,如果功課未上課就會做,那上學做什麼?後來有個信心:現在不會做功課,但繼續聽課讀書,到時就能交功課。結果關關難過關關過,通宵做功課也試過。我和神學生聊起,都四十歲人了,不是通宵讀書的年紀,還是通宵做完功課過關,因為真要上完課才能開始做功課,接著就時日無多。
 
耶穌對我們說:計算清楚。耶穌對我們說:撇下所有。我說:我做不到。我欣賞這誠實答案。接著,還有個信心答案:但我知道繼續與耶穌一起,我會成功。我願意。
 
今日讀經是腓利門書,講到腓利門的奴隸出走,在那時代本要受刑,但這奴隸逃到主人的朋友保羅那裡並信了主,保羅便寫信給主人腓利門,要他不但不計較,還要愛待他。要放下的不一定是物質,也可以是放下不服氣、不去追究。
 
4. 愛的實踐
 
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來談愛,完全錯誤。讓我分享這個感動我的故事:有個外國小孩,從小很喜歡狗,特別鍾情牧羊狗。年紀小小,小學三四年級就找書來看,研究什麼是漂亮的牧羊狗。他爸爸受感動,終於帶他去狗場。小學五年級,他憑豐富研究,挑了心目中最漂亮的狗回家,用最好的狗屋、最好的食物餵牠,取名Mike。
 
愛最痛苦的是你愛牠,牠不愛你。Mike專搞破壞,不理主人,常去隔壁農場搗亂、吃人家的雞。是餓嗎?不是,綁隻熟雞在牠身邊,牠一樣搞破壞。最好的食物不理,最好的狗屋不理。半年後,隔壁農場主人投訴多次無效,殺了Mike。小孩很傷心,但也覺得合情合理。
 
過幾個月,小孩對爸爸說:我想再養狗。爸爸帶他去狗場。這次他不挑,只看哪隻狗挑他。果然有隻小狗,不太漂亮,但跳上來舔他。小孩帶牠回家,說自己小時候很倔強,也叫牠Mike。
 
這次完全不同,Mike成為最好的朋友,小孩去哪牠跟到哪。去行山,知道主人熱,特地泡進水裡然後全身搖晃,希望主人涼快些。中學畢業後上大學要住宿舍,星期五晚爸媽睡了,Mike多晚都等主人回來。
 
後來在神學院宿舍,收到媽媽消息:「你知道Mike很老了,最近生病越來越辛苦,獸醫做了許多,我們也儘量讓牠舒服。但Mike走了。」他哭到紙都濕了。
 
Mike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只是容許主人愛牠。愛的密碼不是做多少事、多麼有成就、多麼偉大。愛主耶穌勝過父母、兄弟、配偶、兒女,甚至勝過自己性命,只是一步步讓主愛我們;主愛我們,我們不忽略祂,不當祂不存在、假裝聽不到祂說話。在愛裡,本來不可能的變為可能。「你們若不撇下一切」,本來不可能,變為可能。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